14
03,2016新华社北京3月13日新媒体专电一吨普碳钢卖2000多元,平均利润却很低,而环保费用平均却高达150元至200元——一面是市场压力,一面是环保压力,转型期的钢企能否承受“环保之重”面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华菱集团董事长曹慧泉给出了答案,“环保其实也能出效益,循环经济就是行之有效的模式。”循环经济模式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有效途径。“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浏览次数 545 次
02
03,201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国家基于转型发展需要和国内创新潜力提出的重大战略,旨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让那些有能力、想创业创新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实现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国家为推进双创已出台了很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创新创业环境,人们选择就业或创业的余地增加了,在不少领域出现了很多创业创新亮点,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断涌现,双创在支撑经济和社会发
浏览次数 458 次
29
02,2016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经济转型正扬帆起航,基本面依然强劲,中国经济仍具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潜力和条件。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常态只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只是意味着速度要下一个台阶,而不是意味着中国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
浏览次数 495 次
17
02,2016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新常态,再生金属产业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国家也发布了一系列有关政策法规和环境标准,促进产业向绿色环保和规范化发展。我国再生金属产业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一些能耗高、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的企业仍然存在,因此必须将创新摆到行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以创新促进产业的绿色发展。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湿法冶金分会将于2016年4月23-25日在深圳举办“中国再生金属湿法冶金创新、绿色、环保论
浏览次数 440 次
26
02,2016“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诗句里的美景人人向往。但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在逐渐摆脱贫困的同时,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甚至已经成为了政府和群众的心头大患,成了突出的民生问题。可以说,良好的环境、绿色的发展方式不仅是富起来的中国人更高层次的生活追求,更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想要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浏览次数 477 次
07
03,2016习近平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全体人民的宝贵财富,当然要让它发展好,继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浏览次数 474 次
24
02,2016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拐点,迈向新常态的道路并不平坦,应科学分析新常态下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为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积蓄力量。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实施的刺激计划导致的资产价格虚高、产能过剩等后续影响仍然存在。
浏览次数 461 次
04
03,2016阳春三月,全国两会如期而至。正值“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两会格外引人关注。本次全国政协会议重点是围绕“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将围绕推动“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组织3次大会发言。另外,全国政协会议还将举行4场记者会,主题分别是:政协委员谈适应、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协委员谈惠及民生共享发展、政协委员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政协委员谈提振经济发展信心。
浏览次数 469 次
01
03,2016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正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交替接续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转折性变化逐步走向稳定的同时,一方面需要对传统增长动力进一步挖掘,通过模式重构、结构调整、路径优化、产业升级改革“存量经济”。另一方面,更需要加快培育新兴增长力量,发展“增量经济”,释放“新经济”增长动力,以“新供给”替代“老供给”势在必行。
浏览次数 457 次
18
03,201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时,李克强总理从容地用诗意的语言答道,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他强调,把培育新动能和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经济的“双引擎”,就会闯过困难的关口,跃上希望的高原。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这给世界带来的会是一股暖风。
浏览次数 547 次
03
03,2016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会期间将提交多个议案,包括支持建立以电动车为运输工具的配送体系,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加快规范铅蓄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从短期来看,绿色发展可能会给政府和企业带来一定的负担和压力;但从长远看有着巨大的机会。”要进一步引导农业、建筑等行业参与到循环经济中来,全面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政府部门要出
浏览次数 451 次
25
02,2016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国内国外两个经济发展大局的发展规律出发,熟练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创新实施“区间+定向+相机”三重奏的宏观调控方式,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为中国经济释放出巨大的创新效应。2月2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强区间调控、定向
浏览次数 438 次
22
03,2016“双赢”是对绿色发展内涵的全面理解。“绿色”是底色、是发展的定性;“发展”是目的,是最终的落脚点。绿色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地发展。绿色发展不是降低了发展,恰恰是升华了发展,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是“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以生态为前提,我们完全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生态资本转变为发展
浏览次数 566 次
18
02,2016发展循环经济,既不能呆板地搞理论数据上的循环,也不能徒有虚名地搞另类循环。说到底,循环只是一种路径,并非终极目的。为此,在宏观设计上,要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社会大循环,切忌大干快上;在技术路径上,要倡导形成“并联”分布的企业集群,避免单线“串联”的产业链条;在评价体系上,要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估。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在缓解资源环境压力、推动绿色可持续
浏览次数 428 次
02
02,2016从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口号、3W咖啡店一座难求,到《从0到1》席卷各类榜单,刷爆朋友圈,一大波创业书疯狂地大踏步涌来。随着由夏入秋,严冬来临,资本的温度也在逐渐下降。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药,经营企业总要回归商业本质。2016新年伊始,是在向工业时代致敬,更是对互联网时代的善意提醒:当一切都被颠覆,一切都被重新定义,究竟哪些东西是依然需要坚持的?不管浪潮如何汹涌,成功创业依然只是
浏览次数 435 次
17
03,2016“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是“十三五”规划里关于共享发展的描述。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脱贫攻坚、减少贫富差距、消除区域不平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创新引领经济新动能等,这都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心中共享发展的内容。
浏览次数 553 次
16
03,2016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一定的自然资源,人们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一方面自然资源在不断地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被开发利用又在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环境。人们逐渐认识到,不断匮乏的资源将是制约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瓶颈”,不断恶化的环境将是滋养人类赖以生存家园的“毒酒”。合理开发资源,节能减排,促进资源效能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已是人类的共识。
浏览次数 601 次
03
02,2016隔夜LME工业金属大多呈现探底回升格局,铅锌和锡继续领涨,其中伦锌涨幅达2.01%。连续第六个月萎缩的PMI数据公布后,铜和其他工业金属和中国股市承压,并不令人意外,金属市场的涨势目前很大程度是受到信心推动,但我们可能看到今年多数品种有进一步减产,因许多矿是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运作。此外,中国最大的锡生产商--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周一表示,中国主要的锡生产商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仍在向
浏览次数 506 次
21
03,2016中国进入“两会”后时段。“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和经济内阁的施政演讲勾勒出了中国未来政策走向,将对经济和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近期大宗和周期品价格普涨,滞胀预期再起。超发的货币天然地追逐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的商品。考虑到产出缺口、严重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将制约货币向PPI、CPI的传导程度,超发货币对资产泡沫的影响程度将远远大于实体滞胀风险。
浏览次数 535 次
11
03,2016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粗放的发展方式,也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面对一些地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以及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全国人大代表陈乃科说,这不仅遵循了人类文明发展规律,顺应了人民期待,也彰显了执政担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浏览次数 620 次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