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铜现货供应持续偏紧问题引起市场关注。此前,2210合约临近交割,月度价差扩大至1700元/吨以上,而2210合约交割后,2211合约进入当月,月度价差又重回1100元/吨以上。10月份,国内铜库存反复徘徊在11万~12万吨的极低水平,叠加现货供应持续偏紧,使得铜价在海外流动性收紧的大周期背景下,持续保持强势。
从库存变化情况来看,国内铜库存从7月份开始去库。究其原因,一是供应干扰的问题。今年第三季度及10月份供应干扰因素较多,其中最重要的影响还是粗铜原料紧张。二是废铜紧张导致的精废铜反替代问题。废铜原料紧张对精铜消费端有所促进,从再生铜杆产量数据来看,今年相比去年减量明显,且精废价差持续处于较低水平,废铜替代性价比较低,导致精废铜消费结构有所变化。三是低基数的问题。从国内供需平衡来看,今年,国内精铜库存预计在紧平衡附近,但这个平衡结果是建立在去年去库28万吨的基础上,因此,今年要想达到不去库的状态,还需要更多的供应增量。
现货偏紧格局预计有望在11月下旬—12月份改善。供应干扰问题有所减缓。一是新扩建项目将在11月中旬后带来增量,预计11—12月份新建项目增量合计在1.5万吨以上;二是粗铜供应紧张格局有望边际缓和。虽然粗铜供应仍然偏紧,但是阶段性有所改善,一方面江西地区原料、阳极板运输大幅改善;另一方面,新疆、内蒙古等地区运输情况好转,粗铜逐渐运出。消费方面,随着消费旺季的逐渐结束,消费绝对量级或将呈季节性走弱态势。10月份,仍处在电网类订单交货的相对高峰时期,而进入11月中下旬后,北方部分地区天气转冷,不适宜施工,消费韧性可能走弱。
宏观方面整体偏空,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将至,市场对于议息会议预期展开博弈。此前,美联储官员释放偏“鸽派”信号,市场加息预期放缓,但随着美国9月PCE数据的公布,市场加息预期再度转向“鹰派”。整体来看,通胀数据未见缓和,且美国经济基本面较佳,美联储转换政策立场的空间有限。
而现货市场,供应偏紧问题预计将持续至2211合约交割前后,对铜价仍有一定支撑。需求方面,由于月度价差仍处于较高水平,且近期铜价有所回升,消费保持较冷清态势。精铜杆开工情况略差;铜价上行后,废铜出货意愿有所好转,精废价差走扩,不利于精铜消费。
综上所述,外围流动性收紧叠加欧美地区经济增速放缓,预计铜价涨幅有限。但在极低库存水平下,现货紧张格局未见缓和,高Back结构也限制铜价大幅下行,铜价短期难改震荡格局。因此,预计近期LME铜价核心价格区间在7300美元~7800美元/吨,沪铜核心价格区间在61000元~65000元/吨。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