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闻

  • 21

    12,2020

    推广清洁能源 共享绿色发展

    中国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首次超过化石能源领域投资。据统计,中国在光伏、风电、水电、热能等领域已与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开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额每年均维持在20亿美元以上。在中东欧国家,一批批绿色低碳、可持续、惠及人民的清洁能源合作项目持续推进,绿色成为“17+1合作”和共......

    浏览次数 890 次

  • 18

    12,2020

    生态环境部公布12月下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2020年12月15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12月下半月(16-31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12月下半月,受间隙性冷空气影响,全国大部空气质量整体相对较好,以良为主。其中,18-20日,京津冀中南部、长三角北部、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可能出现轻至中度污染过程;20-22日,......

    浏览次数 731 次

  • 18

    12,2020

    湖南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等工作

     近日,湖南省代省长毛伟明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听取脱贫攻坚总结评估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体系建设、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公路网布局规划、电动自行车管理、户口登记管理等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保持战略定力,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确保脱贫攻坚圆满收......

    浏览次数 725 次

  • 18

    12,2020

    四川多措并举推进信访投诉工作机制改革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以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通过建机制、通渠道、搭平台,多措并举,不断改革完善信访投诉工作机制,使四川全省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环境权益贡献力量。2018年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信访总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2018年下降33.28%,2019年下降22.37%。今年1月-9月,全省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4434件,同......

    浏览次数 689 次

  • 17

    12,2020

    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 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取得积极成效

    深山飞瀑直挂,水汽弥漫山林,崖壁上刻着红色大字“赤水源”……近年来,位于赤水河的源头的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到访游客络绎不绝。从过去的煤矿村,发展成现在的生态村、旅游村,在外打工多年回村创业的村民余辉见证了赤水河的变化。“那时村里煤矿矿洞流出的水,把河里的石头都染红了。现在煤矿不准搞了,村里禁止养畜、放牧,河水变清了,河岸环境也变好了。”他说。流经云、贵、川三省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

    浏览次数 765 次

  • 17

    12,2020

    禁用在即,可降解塑料袋准备好了吗?

    “装药的袋子有点不一样了。”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市民们最近发现,药物包装袋、储片袋、资料袋等,开始换成了带有环保标志的“生物降解”塑料袋。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到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浏览次数 775 次

  • 16

    12,2020

    自然资源部: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 探索新方式优化布局

    1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自然资源政策支持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表示,农村建设用地盘活的潜力非常大,下一步将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通过实施全域土地整治等方式,探索新方式促进农村建设用地布局的优化,为农村产业发展腾挪出新的发展空间。庄少勤介绍说,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政策,得到了地方的欢迎。过渡期间,政策考虑要坚持既定的工作原则不变,要结合新的形势要求,......

    浏览次数 747 次

  • 16

    12,2020

    自然资源部:在贫困区发现各类地质遗迹景观资源2200多处

    15日下午,国新办举行自然资源政策支持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主任吴登定介绍道,以找水打井、富硒土地、灾害防治、地质旅游和绿色矿山为主的“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为解决贫困地区就业增收取得了实际成效。其中,在贫困区调查发现各类地质遗迹景观资源2200多处,有效带动群众增收。吴登定指出,地质扶贫主要是发挥地质科技优势,在查明贫困地区资源环境禀赋的基础上,从转化资源优势、......

    浏览次数 652 次

  • 16

    12,2020

    合作共治、责任共担、效益共享 赤水河流域跨省生态补偿取得积极成效

    深山飞瀑直挂,水汽弥漫山林,崖壁上刻着红色大字“赤水源”……近年来,位于赤水河的源头的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到访游客络绎不绝。从过去的煤矿村,发展成现在的生态村、旅游村,在外打工多年回村创业的村民余辉见证了赤水河的变化。“那时村里煤矿矿洞流出的水,把河里的石头都染红了。现在煤矿不准搞了,村里禁止养畜、放牧,河水变清了,河岸环境也变好了。”他说。流经云、贵、川三省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

    浏览次数 660 次

  • 15

    12,2020

    1-11月浙江11个地市优良天数比率93.6% 稳居全国重点地区第一

    12月8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举行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新闻通气会。在本轮秋冬季攻坚前两个月(10-11月),浙江11个地市PM2.5浓度范围为13~31微克/立方米,均小于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平均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8.1%。秋冬季空气质量是全年较差的时段,因为受到不利气象条件、污染排放物增加、区域传输等综合性因素影响。所以,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是打赢蓝......

    浏览次数 600 次

  • 15

    12,2020

    上海远景目标来了? 这些高质量发展建议快来看一看

     上海公布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划一下环保关键词:高质量发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绿色低碳发展、长江大保护、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管理建议称,“十三五”时期上海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预计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900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300美元;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PM2.5......

    浏览次数 673 次

  • 15

    12,2020

    湖南:完成1000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

    2020年12月1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等工作情况。梳理一下整场发布会的流程:1、通报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情况2、通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情况3、答记者问:(1)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通报的26起典型案例整改情况如何(2)湖南在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之年取得巨大成绩的主要经验在哪些方面(3......

    浏览次数 551 次

  • 14

    12,2020

    展望十四五丨大庆:2025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危废处置率达到百分百

    到2025年,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遏制,PM2.5年均浓度33μg/m3;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比例达到85%,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达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保持全市危险废物安全贮存、处置利用率100%,油田含油污泥处理后泥渣石油类标准提升至3‰。大庆市生态环境局初步拟定了“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总体目标、任务要求和重点项目。在水污染防......

    浏览次数 578 次

  • 11

    12,2020

    自然资源部: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用地用海分类

    10日上午,自然资源部召开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自然资源部研究制定了《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分类指南》),并于近日发布试行。据介绍,《分类指南》整合了原《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海域使用分类》等分类标准,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用地用海分类,为科学规划和统一管理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加快构建......

    浏览次数 626 次

  • 11

    12,2020

    黑色产业退场 废弃矿山转型“网红谷”

    日前,自然资源部推出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在这十个案例中,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坊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及价值实现”案例榜上有名。黑色产业“退场”,绿色产业“接棒”,这个曾经以“挖矿”而闻名的房山史家营乡,如今以全新的面貌,再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生态修复迎来了生态产业走进史家营乡,路两旁醒目的金枝国槐,如标兵一般,沿着山路蜿蜒曲折一路向上,与山坡上种植的核桃、山楂、海棠、山杏等果树遥相呼应......

    浏览次数 623 次

  • 11

    12,2020

    华北中南部黄淮等地有雾霾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1日早晨至上午,河北中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雾,局地有能见度低于50米的特强浓雾;中央气象台12月11日06时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12日起,一股较强冷空气将自北向南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和华南地区,上述大部地区将有6~8℃降温,局地降温10℃以上,北方地区并伴有4~6级大风。今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

    浏览次数 544 次

  • 10

    12,2020

    从“冷冷清清”到“网红打卡地”,苏州河畔有惊喜!

    新华社上海12月9日电(记者有之炘程思琪袁全)奔流不息的苏州河,见证上海的历史进程,也代表了这座城市发展的品质。色彩斑斓的植物、绿植环绕的马路、简约大气的观景台,刚刚完工的苏州河静安段总商会景观节点对外揭开“面纱”,吸引众人来这里晨跑、遛狗、打卡。文明依水而生,城市依水而兴。继上海黄浦江45公里岸线贯通之后,今年年底,上海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滨水岸线也将贯通开放。目前,各区段正在抓紧施工,不断......

    浏览次数 592 次

  • 10

    12,2020

    它们凭什么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我国4处新入选灌溉工程的胜出“绝招”

    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8日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些灌溉工程凭什么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们有哪些胜出“绝招”?天宝陂:拒咸蓄淡,生态友好天宝陂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龙江中段,因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而得名,距今1300多年。“天宝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拒咸水蓄淡水工程,拒咸蓄淡的建设思想在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它的修建使当地大片农田旱涝保收,是区域农业发展的转......

    浏览次数 722 次

  • 09

    12,2020

    预警升级 河南省氧化铝企业减产再增加

    据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12月7日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本周空气整体扩散条件较差,早晚高湿静稳显著,风力较弱,将出现较重雾霾天,提醒公众加强健康防护。为应对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降低污染峰值,缩减重度污染持续时间,按照区域应急联动要求,全省17个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已于11月底陆续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及Ⅱ级响应。截至发稿前,已有4个省辖市宣布预警升级。安阳市12月7日12时起,新乡市12月7日1......

    浏览次数 1,006 次

  • 09

    12,2020

    生态扶贫全面完成目标 我们到底搬动了多少“金山银山”

    2020年6月,国家林草局统计显示,生态扶贫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国共带动4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12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回应称,我国全面完成了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据国务院称,生态扶贫,以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定点帮扶县脱贫摘帽等为主要形式。如大力支持发展油茶等木本油料、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竹藤、种苗花卉等生态产业,既能扩......

    浏览次数 617 次

金循环要闻

今日焦点

环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