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引发铜市场剧烈动荡,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在短短一周内从17个月低点8105美元/吨反弹至9000美元以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与LME价差波动高达1370美元/吨。
铜价因全球制造业需求担忧和美国铜进口关税威胁双重打击而震荡,贸易商抢运铜至美国导致中国等市场供应紧张。本文分析关税引发的价格波动、库存转移及供应链重塑,探讨其对全球铜市场和中国经济的深远影响,揭示宏观与微观动态的矛盾与未来趋势。
关税引发的价格过山车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使铜价经历“狂野之旅”。4月7日,中国对美加征125%关税后,LME期铜跌至8105美元/吨,创17个月低点,反映市场对中美贸易战升级及全球制造业萎缩的恐慌。随后,美国对非中国国家实施90天关税下调并豁免电子产品关税,铜价迅速反弹至9000美元以上。LME价差从正价差转为逆价差又回正,CME对LME溢价从1600美元/吨暴跌至230美元,再反弹至1000美元以上,凸显期货市场剧烈清算。花旗下调未来三个月铜价预测至8000美元/吨,警告2015年通缩式下跌(铜价跌至4000美元)可能重演。关税不确定性成为铜价最大负面因素,市场情绪在宏观经济担忧与微观供需调整间摇摆。
供应链重塑与库存转移
特朗普关税威胁(尤其针对铜的232条款调查)未直接施加互惠关税,但市场预期关税即将来临,促使贸易商加速将铜运往美国,引发全球供应链重塑。CME库存激增至119,772短吨,创2018年12月以来最高,巴尔的摩仓库接收6000公吨,为2012年来首次活跃。反观LME,库存自2月起持续下降,至207,825公吨,9个月低点,注册仓单仅116,250吨,反映大量铜正待运往美国以填补高溢价缺口。中国市场同样受波及,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库存从2月峰值268,337公吨快速回落至182,941公吨,较去年同期下降更快。上海洋山铜溢价从35美元/吨飙升至87美元/吨,显示中国供应收紧,部分因冶炼厂增加对美出口(1-2月精炼铜出口翻倍,达5万吨)以规避关税风险。
宏观与微观矛盾
铜市场的宏观与微观动态呈现矛盾。宏观层面,中美贸易战升级(美国145%关税对华,中国125%反击)引发全球经济增长担忧,铜作为“经济博士”反映制造业需求疲软预期。花旗等机构警告,贸易战可能导致需求萎缩,类似2015年通缩危机。微观层面,美国铜关税威胁刺激贸易商抢运,推高CME库存并收紧LME和SHFE供应,短期支撑价格反弹。这种矛盾导致市场波动加剧,LME与CME价差剧烈震荡反映套利活动激增。中国冶炼厂出口增加虽缓解部分压力,但加剧国内供应紧张,可能推高下游行业成本,如电缆和新能源设备制造。
深入分析与展望
特朗普关税政策对铜市场的冲击凸显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美国库存激增可能短期支撑CME价格,但若232条款关税落地,高成本将抑制制造业需求,长期利空铜价。中国供应收紧加剧冶炼厂原料压力,1-2月铜精矿进口仅增1.21%,阴极铜产量增3.7%,显示废料和粗铜使用增加。长期看,中国需多元化进口来源(如刚果、澳大利亚)以应对美国货源受限。全球铜需求受新能源转型驱动(电动车、风电等占全球铜消费40%),但贸易战可能延缓项目投资,抑制需求增长。
政策不确定性是最大风险。特朗普关税的“轮盘式”调整可能引发新一轮市场动荡,若美国豁免更多国家或推迟铜关税,短期价格可能获支撑,但长期需求疲软风险难消。中国需平衡出口与内需,警惕供应紧张推高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加剧通胀压力。技术进步(如高效冶炼和回收)可缓解精矿短缺,但需时间和投资。
结论
特朗普关税引发铜价剧烈波动,全球供应链重塑导致美国库存激增,中国和LME供应收紧。宏观经济担忧与微观供需调整的矛盾加剧市场不确定性,中国需优化供应链并推动技术升级以应对挑战。未来铜价走势取决于关税政策演变、全球需求复苏及新能源转型步伐,市场需系好“安全带”迎接持续波动。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