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中国经济未来一年有望平稳增长
2017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仍平稳,有望保持6.5%以上的增长,积极的因素多于消极的因素。  产能周期释放和朱格拉周期反弹  10月供需均有回落,10月生产指数为53.4%,比9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
发布时间:2017-11-01 09:41:33

2017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6%,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仍平稳,有望保持6.5%以上的增长,积极的因素多于消极的因素。

  产能周期释放和朱格拉周期反弹

  10月供需均有回落,10月生产指数为53.4%,比9月份回落1.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2.9%,比9月份回落1.9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有所下降,产成品库存有所增加。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均大幅下跌,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63.4%,比9月下降5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为55.2%,比9月份下降4.2个百分点。就业市场保持稳定,从业人员指数为49.0%,与上月持平。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有所下降,10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0%,比9月下降2.4个百分点。

  “产能周期的释放和朱格拉周期的反弹仍然是2018年的主要逻辑。”诸建芳表示,今年相关政策限制地方政府融资来源,对基建投资形成压力。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包括“朱格拉周期”反弹拉动采矿业和制造业投资反弹。由于工业行业产能出清,一再上涨的工业品价格也说明目前的供给扩张滞后于需求扩张,宏观政策和行业政策可能会进一步由“遏制”转为“鼓励”各行各业扩张和释放产能。这会对2018年的工业生产和投资形成很强的支撑。未来一年消费增速或将有反弹。

  在他看来,2018年CPI迎来反弹,会促进消费增长。出口仍然保持平稳。2018年全球经济复苏仍然是大概率事件。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出口保持平稳增长仍然是比较确定的事情,出口对经济增长仍然是正贡献。基建仍然有能力保持中高速增长。从财政收入来看,由于通缩环境的改善,企业盈利的修复,财政收入增速重新回归10%左右的增长;从准财政政策来看,目前PPP项目库储备项目有17万亿-18万亿元。2018年基建仍然有能力保持较快速增长。但房地产周期下行、汽车消费增速回落会给经济带来下行的压力。

  去杠杆和防风险仍是货币政策核心目标

  当下,在“稳增长”压力减轻的背景下,“防风险”和“去杠杆”是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诸建芳认为,货币政策仍然维持“中性稳健”“不松不紧”,超预期宽松的可能性比较小,“去杠杆”和“防风险”仍然是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

  当然,超预期收紧的可能性也较小;CPI通胀水平将趋势性回升,利率中枢水平也将逐渐抬高。财政政策仍然积极,但力度减弱。“防风险”和“稳增长”并重是未来一年财政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基调仍然为“积极财政政策”,但是同时要兼顾防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积聚,因此,财政政策积极的程度可能有所减弱。

  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发布的工业企业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2.8%,增速比1-8月份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利润同比增长27.7%,增速比8月份加快3.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保持明显加快势头。

  诸建芳分析称,9月份工业利润增长继续加快的原因是:生产和销售增长均有所加快,工业品价格均稳中有升,电力、酒和电子等行业拉动作用明显。由于高基数和PPI涨幅回落的原因,未来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将会有所回落,但是未来半年至一年工业企业利润仍然将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主要理由是:目前的工业品供需格局仍然维持“供给扩张滞后于需求扩张”,有利于价格保持上涨;中国经济仍然将保持6.5%-7.0%左右的增长,有利于工业企业生产需求保持稳定的增长;全球需求回暖,出口对于工业生产有着稳定的、持续的拉动作用。

金循环要闻

今日焦点

环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