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赞比亚的外资企业都像中国有色集团一样,就不会有劳资方面的矛盾和纠纷”“真诚地希望中国有色集团到苏丹去投资发展”……2014年5月15日,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中非工会跨国企业劳动关系和工会作用研讨会”上,当中国有色集团的代表作完主旨演讲后,与会的赞比亚、苏丹、纳米比亚、博茨瓦纳等9个非洲英语国家的代表们对演讲给予了热烈回应,对中国有色集团推动融合共进、实现互利共赢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一叶见春秋,滴水知沧海。作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最早“走出去”并成功开展国际投资合作的排头兵企业,中国有色集团迄今为止在赞比亚、刚果、蒙古、缅甸、泰国等国家的所有投资项目无一亏损,这不仅得益于企业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健扎实的投资经营风格,还得益于企业始终坚持把中国工会工作的一些优秀理念带入境外企业,引导劳资双方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共同推动企业发展。
加强沟通,建立对话交流机制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企业每一项成功的投资项目都离不开与投资所在国建立起的良好对话交流机制,包括与当地工会组织的对话交流。在赞比亚等当地工会组织力量比较强大的国家,与当地工会有关的问题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会演变成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每年的劳资谈判处理不好就会使企业的用工成本飙升,甚至把企业拖垮。中国有色集团的努力是:
一是与境外出资企业当地工会组织建立友好关系。每年,集团公司工会都邀请境外出资企业当地工会组织领导人到中国,参观中国改革发展成就,向他们介绍宣传“只有企业发展,职工才能得实惠”的理念,争取他们在劳资谈判问题上对我方立场的理解。境外出资企业也定期与当地工会组织进行沟通交流,凡涉及当地员工利益的管理措施,如劳动保护、技能培训、安全卫生等,都会听取工会意见;人事部门每月与当地工会召开例会,通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拟执行的一些管理措施;对于一些重大的劳资关系事项,还邀请总工会的领导出席会议,共同沟通商议。
二是主动参与对话交流。集团公司工会利用一切机会向重点投资区域国家宣传中国工会工作的理念,介绍中国有色集团在境外投资发展实践,让尽可能多的外国工会组织理解中国企业的管理理念、发展理念和企业文化,支持中国有色集团境外出资企业搞好生产经营。集团公司工会积极参与投资所在国驻华机构的各种活动,介绍中国有色集团在境外投资的基本情况和坚持“互利共赢”的投资理念。2014年5月15日,集团公司工会参加了由全国总工会组织的“中非工会跨国企业劳动关系和工会作用研讨会”,向纳米比亚等9个非洲英语国家的工会组织领导人介绍了集团公司境外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实践,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三是不断拓宽境内中方员工与境外当地员工的沟通渠道。集团公司工会坚持每年选拔当地国家的优秀员工来中国参观学习,与国内中方员工座谈交流,开展足球比赛等文体活动,中外方员工建立了和谐融洽关系。2016年10月,集团公司工会选派了20名赞比亚出资企业的当地员工,参加中华全国总工会所属中国职工对外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工会‘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中赞经贸合作区‘劳动美’班组长友好交流营”活动,这些员工回去后都成为企业的骨干和典型,将了解到的中国工会工作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通过自身影响带动身边同事。类似这样的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集团公司在赞比亚出资企业的健康发展。
履行责任,促进中外融合共进
在18年“走出去”投资发展过程中,中国有色集团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企业要想走得稳、走得远,必须秉持融入当地、共同发展的理念,履行责任、造福社会,走融合共进之路。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服从服务宗旨,坚持“合作共赢”。企业始终把“互利共赢”作为在境外投资的根本宗旨,把中国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带到当地,增加税收和就业,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队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非洲的其他国际矿业公司纷纷减产、停产时,中国有色集团庄严作出并兑现了“不减产,不裁员,不减投资”的承诺,树立了中国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形象。
二是尊重当地风俗,坚持“合规经营”。中国有色集团境外的所有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均以当地法律法规为准,包括税收缴纳、环境保护、安全标准、本地员工聘用等等。同时,对当地风俗习惯的尊重也是企业在境外投资与发展恪守的原则之一。比如,在赞比亚,当地员工每周都有做礼拜的习惯,企业在安排加班时避开礼拜日;如果开发项目涉及到征地,不但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同意,还积极与所在地部族首领(酋长)沟通,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在缅甸,每逢当地传统节日“泼水节”到来时,中缅员工欢聚一起,互泼祝福之水,发扬光大“胞波”友谊;在蒙古,在盛大的“那达慕”节日里,不但给当地员工放假,企业还组织摔跤、叼羊等传统比赛项目,为他们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
三是注重节能环保,坚持“绿色发展”。中国有色集团从踏出国门的第一天起,就积极建设碧水蓝天下的绿色企业,制定了出资企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环保长效机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改,加强尾矿库治理和矿山复垦;利用尾矿资源和火法冶炼的副产品硫酸建设湿法冶炼厂,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能耗和“三废”排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是热心公益事业,坚持“造福社会”。在赞比亚,中国有色集团出资企业出任赞比亚中资企业商会会长单位,积极参加组织慈善活动,真心实意回报当地社会;投资建立了中赞友谊医院,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医疗保障水平;2011年4月,出资开展了“光明行”活动,免费为赞比亚109位白内障患者施行了复明手术,得到当地广大民众和媒体的一致称赞。在蒙古,为当地修建、扩建了道路,为当地员工修建了住房。在缅甸,为企业周边地区修建了水井、寺庙、学校等,向周边居民免费供电,为周边居民捐助发电设施等。
构建和谐,打造良好劳资关系
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和根本。中国有色集团在“走出去”投资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构建和谐稳定开放的劳资关系,通过增进了解,实现了共同发展。
一是坚持“本土化”发展。中国有色集团始终把解决当地工人就业作为投资发展的重要原则。企业本土员工比例达85%以上;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当地员工技能水平;聘用当地高级管理人员,打造中外结合的管理团队;鼓励中方员工学习当地语言,当地员工学习中文,从文化上实现深度融合。
二是实行“人性化”管理。注重增强当地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每逢重大节假日,都会组织庆典活动和文艺演出、足球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每逢圣诞节,为当地员工发放圣诞奖金,送上圣诞礼品。企业还在境外开展劳动竞赛活动,选派优秀员工到中国参观考察。向有困难员工提供预付工资,对当地员工子女上学、出国深造给予财务支持;当地员工家中遭遇火灾、重大疾病等突发事件,组织中方员工向其捐款,充分体现了中国企业爱护员工、尊重员工、以人为本的理念。
三是保持员工收入合理增长。高度重视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稳妥进行劳资谈判,形成了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每年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给当地员工增加薪酬待遇,员工薪酬在当地属中等水平。此外,中国有色集团还为当地员工提供住房补贴、免费医疗等福利待遇,以赞比亚出资企业中色非洲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例,企业为每位当地员工及其4位家属提供免费医疗服务。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有色集团18年对外投资发展的历程,诠释了真正的相知在于心灵上的沟通和信任;作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必须切实摈弃“资方”心态,以平等、互利、共赢为基础,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履行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才能增进当地社会福祉,才能从根本上为企业在“走出去”事业中行稳致远打下良好基础。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