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界首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界首工业总量中占比达到70%以上。三个循环经济的产业园区2016年实现产值456亿元,税收13亿元。界首每年回收一亿个废旧蓄电池,可减少国土占用和污染3000平方公里。
目前,界首的循环经济产业带动了四万多个家庭的就业和致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达到10%以上,在资源效应方面,以再生铅回收冶炼为例,界首每年回收的铅酸蓄电池45万吨,每年相当于减少开采铅矿石3000万吨,相当于少建10个大型铅矿企业,使我国铅自给能力由10年延长到50年。
“经济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界首的发展一定要守护绿色。”在此理念的指引下,界首逐渐形成了由高新技术开发区统一管理,田营、光武、东城、西城四个产业园各具特色、集群发展的“一区四园”载体空间。
目前,园区已入驻规上企业196家,吸纳就业5.5万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界首市实现了经济总量、增幅“双提升”,污染、能耗“双下降”。2016年界首市GDP增幅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居全省第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同比下降2.3%,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13%。多年来,界首市积极加强环保设施投入,坚定推进技术改造,加强源头控制,不断提升清洁生产能力。
加强园区生态建设,建设近2万亩生态防护林、3座污水处理厂、1座固废处理中心,综合利用物理、技术、制度、生态等手段,构筑立体化、多层次的污染治理防控体系,较好地解决了资源再生 的二次污染问题。界首市财政投入1000万元,建设了安徽省首家县级环境监测大数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施数据上传,实现对企业24小时全天候监控。执法人员通过移动执法终端,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并可对地表水、大气等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极大提高了政府对园区周边环境的环保管理水平。
界首市在园区建立规范的生态资源回收体系和准入门槛,落实“双控”措施,购买“环保管家”社会化服务,加强环境监测,实现“三废”达标排放,建立环保联合巡查队伍,加强常态执法监管,严肃查处环保违法行为,构建了水、气、渣“三废”严密的控制处理规范。
在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通过推动工艺技术改革,提升装备水平,抓好现场管理,规范运行环保设施,推动节能减排,夯实企业主体责任。对小、散、乱的初加工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建好孵化器,引导集中入驻,统一治污,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黑色增长,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近两年,华鑫集团实施“双改双百”工程,投资10亿元,采用意大利CX拆解技术,恩菲公司设计的冶炼工艺,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生产,12项清洁生产指标达到国家一级水平,4项达到二级水平,实现节能30%以上,减排50%以上,降低成本20%以上,与传统工艺相比,再生铅项目金属回收率提高10%,可达98%以上,每年多产铅1万吨,增效1.5亿元;降低能耗30%以上,节约增效约2835万元;残酸回收率达100%,塑料回收率达99%。废气可彻底治理,余热、废水可100%循环利用,彻底实现“零排放”。
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工业已为界首经济增长带来了新支撑,建设工业生态园,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能源在这个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