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的化解是为民营钢铁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客观条件,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谋长远,加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这才是根本。”6月9日,全联冶金商会第三届理事会期间,全联冶金商会会长、北京建龙重工集团董事长张志祥在接受《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专访时强调:去产能之后,民营钢铁怎么发展?是不得不面对的战略问题。
去产能的根本目的是转型升级
“就钢铁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去产能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根本目的是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是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张志祥介绍,通过去产能工作的推进,钢铁行业的产能得到合理发挥,供求关系得到改善,利润水平更趋合理,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据介绍,2016年经过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完成6500万吨钢铁去产能任务。今年前4个月又完成了317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同时,“地条钢”有望在上半年全部取缔。
“如果按照1.4亿吨产能化解任务,那么,照此下去,通过两年的努力,钢铁产能过剩局面将得到实质性化解,落后产能、违规产能,‘僵尸’企业和‘地条钢’将退出,钢铁竞争市场得到净化。”张志祥表示。
从2016年3月以来,得益于基本建设和房地产业的稳定增长,政策红利和去产能效应的释放,民营钢铁企业效益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16年,民营钢铁企业盈利332亿元。近几年,石横特钢、德龙钢铁等一批企业吨钢利润始终在200元甚至300元以上;今年前4个月,冶金商会直接统计的90家民营企业实现利润203亿元(去年为97.7亿元),同比增长103%,石横特钢吨钢利润实现711元,德龙钢铁528元。
“我认为,除了政策红利等,民营钢企利润增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转型升级开始发挥作用。”张志祥指出。目前,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进展。
一是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转变。从产量占比已经从2013年的51%,提升到2016年的58.5%;300万吨规模以上民营钢企已经达到39家,其中千万吨级以上的有8家。
二是进入了从规模效益型到成本效益型和品质效益型的转变。受金融危机和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影响,钢铁行业从2011年开始“过冬”,民营钢铁企业在这期间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在品种结构调整和品种质量上下功夫加大转型升级和节能环保,大力推进管理创新,降本增效。
三是进入了从重效益轻环保到重视绿色发展的转变。历史上,民企环保欠账较多,不少民企环保指标不达标。2014年新环保法出台以后,民企开始加大环保投资,吨钢环保成本增加了30元左右,环保达标局面有较大改善。
“建立在去产能基础上的效益提升并不牢固。如果企业转型不到位,低水平恶性竞争就难以避免,效益提升也不可能持续。”张志祥表示,即使今年年底产能合理了,也绝不等于企业可以高枕无忧。
一是行业太过于分散,影响长远发展和转型升级;二是对品种质量的认识,有的企业还不到位;三是环保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影响到生存。
“对此,还有不少企业没有认识到位。”他强调。
未来须关注转型升级的5个方向
在谈到民营钢企的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和方向时,张志祥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和思考以下问题。
一是加大废钢的利用。2016年,全国产生废钢1.7亿吨,这一数字每年还在增加。由于我国废钢价格相对较高、电力成本高昂、废钢回收加工体系的不完善已经废钢行业税收问题导致的不公平竞争等因素,我国废钢冶炼比例不高。2015年,全球电炉钢产量比例为25%,我国为6%。
但是,随着地条钢的出清和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合规钢企的废钢供应将大幅增加,废钢及电力的价格也将更加合理。
“一是转炉多吃废钢,有的企业能够200千克/吨钢,40%的利润来自于多吃废钢;二是考虑在废钢资源和电价优势的企业发展电炉钢。”张志祥建议,废钢具有环保节能低排放的特点,应该充分利用。
二是要节能减排绿色发展。2016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一批法律法规开始实施,《钢铁行业污染物系列排放标准》也进入了全面执行阶段。同时,国家以安全、节能、环保等指标作为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的重要评价标准和手段,特别是2017年3月公布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2+26”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今年9月底前,“2+26”城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钢铁、燃煤锅炉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大气污染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重点城市家电钢企限产力度,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制定错峰限、停产方案,其中石家庄、唐山、邯郸、安阳等重点城市,冬季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
“环保政策是越来越严的趋势,一定要注重绿色环保,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张志祥强调。
他建议,要抓住目前市场向好的机会,弥补环保方面的欠账;同时积极探索钢铁与建材、电力、化工等产业及城市间的耦合发展,实现钢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和绿色消费等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三是解决集中度不高的问题。如何通过兼并重组形成规模优势,提高集中度,完善区域品种结构,减少恶性竞争,是未来几年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过度竞争会损害行业的健康发展:恶性竞争导致没有效益,就没有资金进行创新,也谈不上转型升级。”张志祥指出。
他认为,可以通过两种办法解决:一是通过市场化的并购重组提高集中度,目前民企以及有10来个成功并购案例,会成为主要的模式;二是加强各区域各品种的协调,尽量避免过度竞争。
四是加快打造钢铁工业4.0的新业态。工业革命在极大提升了人们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产能普遍过剩;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流程无法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消费需求;互联网和企业ERP等信息技术逐步普及,但是产业链上下各自独立,缺乏互联互通等。
“一个是解决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的互联互通问题;二个是解决个性化服务问题”,张志祥指出,整合了钢铁企业、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原燃料供应商、设备备件供应商、客户、金融、物流资源等的电子商务平台则是实现钢铁工业4.0的重要手段;围绕客户需求建立快速响应和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
“有了强大的平台做支撑,将来都不需要库存。”张志祥说。
五是铁矿石集中采购,对接资本市场,实现产融结合。
“让产业跟金融更加融合,金融对产业支持更加精准,更快捷,更便宜。”张志祥说。
抓住契机提升“走出去”水平
谈到钢企“走出去”问题,张志祥认为,钢铁行业应该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提升“走出去”水平,实现从成本竞争,到提升服务能力、产品差异化水平来竞争的转变。
一是行业须要“走出去”。首先,从整个全球钢铁行业竞争形势来看,小国家并不适合搞钢铁。“这样的国家虽然每年有几百万的需求,但是分到每个具体品种,量又很少,不适合自己生产。”张志祥认为,这样的国家须要通过进口解决需求。其次,即使是发达国家,也有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问题,竞争力会降低。
二是行业能够“走出去”,最根本是在于我们强大的竞争力。“我国钢铁配套最完善,产业生态完整,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比;粗钢产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综合成本具有优势。”张志祥分析。
今日国内钢市继续处于上行通道,板材行情也继续领先于螺线行情。从上周末开始黑色系期货市场全线强劲反弹,今日上探行情继续,市场在一片飘红中完成了一次修复性之旅,同时也奠定了现货市场良好的信心支撑。钢坯价格自上周五开始启动拉涨模式,一举收复前期失地,重新站上3000元上方,截至目前累积涨幅高达80元,已涨至3050元。成品材方面,热卷扛起上涨大旗,中厚板、冷轧、螺线紧随其后。
从市场成交情况来看,各地成交继续分化,部分地区低价成交较好,商家挺价意愿明显。部分地区则表现一般,高位成交遇到瓶颈,但总体成交表现不如上周。表明价格在连续上拉过程中,下游终端接受度正趋于下降,后期持续上涨动力从终端采购方面来看并不是十分充足。
在上周文章中笔者曾预判大跌过后市场存在修复性反弹的可能,目前来看基本一致。配合进出口数据超预期以及央行放水产生的共振效应,使期现货市场在淡季中走出一波亮丽行情。但反弹能否持久要看各方面能否有力配合,从目前来看,持续反弹条件并不成熟,下游以及中间商采购补库操作基本完成,淡季需求拉动有限以及支撑此波上涨的消息面利好支撑渐渐淡却,因此指望大涨可能性非常之小。在修复性反弹结束后,价格仍有可能回归下跌的通道,这个时间点或在本周将会完成一次价格涨跌的小循环。目前此波上行行情基本接近尾声,最早本周二,最晚周三、周四期现货市场或会有所变动,底部需要进一步确认之后再寻找新的方向。因此,在操作策略方面建议要快进快出,重要的事情是套利、套利,还是套利,此种情况下速战速决是王道。
但也不宜过度看空市场,6月底前清除“地条钢”还有炒作的可能,据了解,6月9日第五轮强化督查工作已正式启动。不过由于“地条钢”清理工作大部分已经完成,能否产生效应也有待进一步观察。另外,本周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国内外一波重磅事件及重要经济数据将连番登台,大家准备好迎接的心理准备!一是,本周三中国5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等数据将陆续公布,若数据表现超预期,大宗商品市场反弹或延长几日,或是企稳几日,若不及预期对整体市场将是一次考验。二是、美联储利率会议也将在本周召开,6月加息板上钉钉,接下来考虑是下次一次加息的时间。三是关注欧洲政坛的变动情况。
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今日,国内重点城市Ф25mm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3748元(吨价,下同),较昨日涨21元;国内重点城市Ф6.5mm高线平均价格为3786元,较昨日涨16元;国内重点城市5.5mm热轧卷板平均价格为3295元,较昨日涨40元;国内重点中心城市1.0mm冷板的平均价格为3806元,较昨日涨21元;国内重点城市20mm中板平均价格3327元,较昨日涨34元。
原料方面,今日,唐山地区150*150普碳方坯3050元,比昨日涨30元;京唐港61.5%品位澳大利亚PB铁矿粉价格为432元,比昨日跌3元;唐山地区准一级冶金焦含税到厂价格1760元,与昨日持平。 三是行业要稳健“走出去”。
对此,张志祥建议:一是要尽量更当地企业合作,发挥当地企业熟悉当地法律、风俗的优势,减少风险。
二是尽量从终端、从市场开始做起,从后往前做。
“一定要先理解市场。”他认为。
三是尽量“抱团取暖”,相互帮助、支持。
对于下半年的市场,张志祥认为,总体来说,会比2016年整体要好。一是取缔地条钢,化解过剩产能,使得供求关系更加合理;二是需求也不会差。
“总的来说,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推进,钢铁供需已经逐渐趋于合理,钢铁行业利润也逐步往合理化方向迈进,这为我们完善产品区域布局,实现管理、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各企业正应该抓住机遇,实现转型升级,实现发展的新突破。”张志祥最后强调。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