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阿帕勒德矿区的地质勘查项目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找矿突破。
据悉,项目组在南天山成矿带虎拉山—霍拉山地区首次发现了斑岩型铜金矿床。这种矿床类型通常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具有资源储量大、品位高的特点。经过近半年的艰苦野外工作,项目组成功识别了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并圈定了I、Ⅱ号两个铜金矿化带。
其中,I号铜金矿化带位于矿区西部,受闪长玢岩体控制,呈现出分支、复合的特征。其走向长达1100米,宽度在150-280米之间,显示出良好的矿化连续性。而Ⅱ号铜金矿化带则位于矿区中部,宽度约为420米,预估铜资源量超过50万吨,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这一发现对于湖南省矿产资源调查所来说无疑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它不仅展示了该所在地质勘查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也为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潜力。据专家预测,该铜金矿床的资源量可达大型以上规模,这对于国家的矿产资源储备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这一发现还丰富了南天山成矿带的地质研究内容。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发现为地质学家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案例和数据支持,有助于进一步揭示该地区的成矿机制和地质演化过程。
对于新疆地区来说,这一找矿突破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同时,这也为新疆地区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原文链接:https://copper.ccmn.cn/news/ZX018/202411/0cc5b4f4a5cb47cbbbbaffbd8313fb51.html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