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上海将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创新力和持续影响力的全球金融、商务、科技创新中心和富有中华文化的大都市和著名旅游城市。
1月21日,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与上海财经大学共同主办 “上发中心—财大论坛: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在研讨会上如是说。
调结构是可持续发展关键
《国际金融报》记者从论坛现场获悉,肖林认为,贯彻中央精神,推进全球城市,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发展,而结构调整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肖林表示,上海处于十分独特的重要的地位,中央要求做好排头兵、先行者,就是要践行新的发展理念,符合特大城市特点的发展道路,示范和带动。
肖林认为,首先,上海要认清城市发展目标:未来30年,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创新力和持续影响力的城市。成为这样的城市标志分别在于:第一,功能多元的繁荣。人才、信息汇集,提供金融服务、智能化、数字化的服务网络,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发展机会;第二,创新力和竞争力。可以应对各种挑战的活力城市,创新性枢纽;第三,环境优美,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便捷交通、生活设施,系统完善的服务设施,优质的居住环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最安全的城市;第四,亲和包容,和谐包容的多元人文城市。城市共同体,多元多样的文化生态,体现文化软实力;第五,平等共享,治理高效的典范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肖林指出,中央提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等5个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理念应有之义。上海,应按照中央要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第一,创新驱动。创新才能解决转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激发发展活力,引领发展;第二,开放引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始终是前沿阵地。未来30年,上海更需要开放引领,以国际视野推动自身发展,成为开放性建设的新高地;第三,以人为本。城市发展最终目的是增强人民福祉。幸福感和感受度,这是社会发展的主题和核心,提升城市凝聚力;第四,文化软实力。城市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多大的经济总量,更在于持续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这就是创新能力和鲜明的文化特色和软实力。挖掘独特的文化底蕴,海纳百川,多元包容;第五,底线思维。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要守住建设用地和城市安全视角底线。大幅降低能耗,实现健康和谐发展。
从源头上加快生态建设
“贯彻中央精神,推进全球城市,从根本上讲,就是可持续发展。”肖林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包括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结构调整是可持续发展关键。”肖林表示,上海应该从源头入手加快生态建设。在中国特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目前存在体制机制瓶颈问题,这是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尤其在解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产生矛盾,资源优化配置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完善。
而在加快低碳节能发展方面,肖林表示,上海要加快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引领。“提升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比例,在空间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节能理念方面还需进一步推进。引进全球新能源科技技术,建设绿色创新中心,绿色金融中心。”
同时,肖林还强调,上海应该进一步落实生态红线,增强绿色休憩空间。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强市民对绿色生态的感受度。构建绿色走廊,让市民享受绿色。并且,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和发展绿色交通。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