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二、中美贸易对抗对再生铜带来哪些影响?
1. 再生铜原料情况 进口量大幅减少,据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我国进口再生铜原料241万吨(实物量、包括限制类),同比下降32.2%,2019年1-6月进口再生铜原料86.7万吨,其中2019年7月进口12.753万吨,同比下降43.3%(这是因为2019年7月1日开始,再生铜原料被生态环保部调入限制进口类目录)。据CMRA统计,2018年国内回收再生铜原料约210万吨,同比增长5%。
2. 铜棒行业价格变化情况:需求在下降!2018年2月27日,上期所电铜收盘价格53110人民币/吨,黄铜棒价格(57-3A)38500人民币/吨。2019年9月30日,上期所电铜收盘价格47180人民币/吨,黄铜棒价格(57-3A)34000人民币/吨。电解铜变化:53100人民币/吨→47180人民币/吨,下降12.55%。
3. 铜棒行业正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及东南亚转移 由于国内环保政策不断变化,先取消贸易代理制,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致使再生铜原料流转到东南亚地区,对铜棒加工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改变了再生铜原有格局,致使国内部分企业把产业转向东南亚地区,以求发展空间和保障原料供应。同时,一部分企业正寻求国内回收铜进行替代,把企业转移到再生铜原料相对有保障的地区。
三、产业现状
环保政策的变化
进口再生铜原料管理变化
四、当前铜棒企业面临的问题
1、再生原料供应的困境--特别是2019年第四季度以来大幅减少进口数量。
2、铜棒销售低迷--贸易摩擦影响。
3、非许可证企业铜棒企业利润在下降。
4、企业资金压力增大,回笼周期拉长。
5、环保要求提高,影响企业发展空间。
五、机会与对策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的产业发展报告,与原生铜生相比,每吨再生铜可节能1054克标媒,节水395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38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137吨。据此计算,2018年我国再生铜产业节能342万吨标媒,节水12.8亿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12.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4万吨。
但是,国家近年来相继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大力支持发展资源循环产业,节能环保优势明显的再生铜产业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2018年有色标委会牵头由金田集团主导的《再生铜原料标准》已在制定阶段。该标准对于可直接利用的再生铜原料的品质做了严格规定。如果这个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将对国内外再生铜原料供应产生重要影响,是个利好的措施。不仅保障再生铜企业的原料供应问题,而且原料品质大幅提高,完全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的战略思想。
随着“一路一带”的逐步推进以及进口再生铜原料进口许可证的限制,大量再生铜原料正向东南亚一带转移,由于这些国家工业基础差,产业配套不完善,再生铜原料熔炼的铜锭逐步发往中国,给中国再生铜产业提供了原料供应,正在逐步改善原料短缺的现象,也给一些走出国门的企业带来发展空间。
相应的对策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