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环保产业与共享经济
保护生态平衡,不仅可以提供大批就业机会,而且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因此,各国环保投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力求在环保市场获取优势。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环保产业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领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增长的压力,现有的技术不再能够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以占领世界环保产品市场为目的,以争夺环保技术制高点为中心的国际竞争已拉开序幕。在回收资源......
来源:百度
发布时间:2019-12-31 11:11:04

       保护生态平衡,不仅可以提供大批就业机会,而且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因此,各国环保投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力求在环保市场获取优势。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环保产业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领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增长的压力,现有的技术不再能够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以占领世界环保产品市场为目的,以争夺环保技术制高点为中心的国际竞争已拉开序幕。在回收资源上,不少国家推出新的标准。

       目前,发达国家国内环保市场需求已逐渐趋于平衡,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市场在世界的地位显著上升,世界环保市场大幅度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例如1997~2001年间,OECD和APEC国家向中国、墨西哥、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巴西、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输出的环境产品占整个输出的90%。

       在环保和生物科学研究领域占有领先地位的德国凯萨咨询公司关于2010年亚洲环保市场的调查研究显示,中国环保市场增长迅速,中国饮用水市场、废水处理市场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将从2005年的1540亿马克增加到2010年的4750亿马克,研究还表明,在中国的环保市场增长迅速的同时,亚洲其他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日本饮用水市场、废水处理市场及固体废弃物处理市场将从2005年的1410亿马克增加到2010年的约1540亿马克。

       在亚洲环保市场上,美、日、德三国占了很大份额,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美国占30%,日本占31%,德国占13%;在废水处理方面,美国占16%,日本占34%,德国占13%;在固体废弃物方面,日本雄居第一,占到48%,而美国仅占28%

       当前,环境资源使用效率低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而“互联网+”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提高环境资源使用效率的“助推器”,这种作用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的智能性使我们能够掌握或预测环境资源的消耗情况,从而为管理环境资源实现最优化利用提供保障。在物流领域,我们可以使用软件改善运输网络的设计、采用中央分销网络和方便灵活的宅配服务的管理系统提高物流运营效率;在建筑领域,建筑师可以运用能源建模软件决定如何设计来影响能源的使用,施工者可以使用软件比较能源模型与真实的建筑结构以预测能源效率,居住者可以安装楼宇管理系统(BMS)使建筑的功能(照明、供暖和制冷等)实现自动化。
 
       第二,“互联网+”的虚拟性所引起的各行业及其产品的非物质化或去物质化特征,将导致商品和服务既定产出的情况下消耗更少的环境资源。非物质化或去物质化意味着物质消耗的减量化,用视频会议取代面对面的会议,用电子账单取代纸质账单,用电子邮件取代纸质邮件,用电子书籍取代纸质书籍,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虚拟性并不会影响其原有功能的发挥,但却可以在去碳化或低碳化的形式下完成,从而带来能效的提升。
 
      第三,“互联网+”的共享性所引起的各行业及其产品供需方式的变革,将导致既定环境资源消耗的情况下商品和服务的最大化使用。在“互联网+”时代,开放和共享不仅是其自身的技术特征,而且是其提倡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将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的观念。即从需求来看,消费者从以往无止境的对商品和服务的“占有”欲,转变为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务的“使用”权。
 
      由此,从供给来看,生产者也必须由提供数量巨大的商品和服务转向提供“使用价值”更高的商品和服务。利用“互联网+”而在近几年悄然兴起的“共享经济”模式,正是对此的积极回应。
 
       共享经济就是将闲置的产能,比如不常住的房屋、不常开的汽车等闲置商品和服务加以利用,直接在个体间进行交换以避免资源浪费的经济模式,而要实现这样的交换,网络或智能手机是重要的第三方平台。这种注重对商品和服务的“共享使用”而不是“占有”,能大大降低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的能源需求,从而在最大化使用中降低单位能耗。
 

金循环要闻

今日焦点

环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