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欧联通讯社报道,为减少废弃塑料为城市带来的污染,在意大利罗马市政府的倡议下,罗马公交系统推出了一项废弃塑料瓶换车票的政策,还专门制作了智能化废弃塑料瓶回收箱,放在地铁站和车站。
当今,废弃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都在为减少塑料对海洋及生态环境的污染做出努力,各种别出心裁的回收利用措施也是层出不穷。此前有报道称,为促进塑料垃圾回收,印度一所学校从去年起颁布新规,让学生用废塑料“抵学费”。一时引起媒体纷纷转载打卡。
同时,一些国际知名制造商如阿迪达斯、耐克、匡威、宝洁、可口可乐等也都在为“减塑”用废做着努力。
我国自2018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洋垃圾”伊始,不管是环保督察、国门利剑、还是“清废行动”系列,都为致力于改善全球的生态环境做出了表率。“不做发达国家的垃圾场”的slogan,迅速在东南亚、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引起了共鸣,掀起了一股抵制洋垃圾入境的热潮,同时也使各国开始重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纷纷出台相关禁塑措施。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垃圾变废为宝抢占各大主流媒体,成为一起全国人民向上海看齐的舆论事件,“你是什么垃圾?”也同步登上热搜。
据报道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三周,上海市城管执法部门针对生活垃圾违法违规行为,共教育劝阻相对人9670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6436起,其中投放环节各类单位4401起、收运企业60起、个人1975起。在此高压下,短期内效果立竿见影。如能长此以往,垃圾变废为宝、实现综合利用也指日可待。
届时,罗马公交系统用废弃塑料瓶换车票政策、印度学校用废塑料“抵学费”等做法也只是一般新闻报道而已,不会引起轩然大波,相反,类似“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政策才应该成为焦点,成为公众的打卡圣地。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