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环保产业,与重庆的环保事业共同成长,目前已形成以中小环保企业为主体,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产业链完整,产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发展格局。”6日上午,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张勇在重庆科技学院举办的“2019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处置技术国际会议”上说道。
据了解,此次会议由重庆科技学院和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会上,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曹巨辉,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张勇,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钦平,重庆科技学院校长尹华川,日本北海道大学松藤敏彦教授、藤田修教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徐海云总工程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20余家单位的80余名代表,共享固体废弃物资源处理的研究成果与产业发展经验,推动固体废弃物资源处理技术的发展,助力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重庆科技学院牵头 打造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学科群
今年4月,经市委、市政府积极申报争取,国家将重庆市(主城区)纳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解决我市当前固体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难题,促进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将有效推动我市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产业格局和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开幕式上,重庆科技学院校长尹华川在致辞中介绍,学校高度重视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发展,在市教委、市科委支持下,与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成立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并联合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单位建成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共同致力于打造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学科群,牵头全市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在国内开展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方向的研究生教育,相关学科在国内外已形成较强的影响力。
“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市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才刚刚起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二级巡视员曹巨辉也表示,“由重庆科技学院牵头建成的全国首套和唯一的垃圾焚烧发电中试生产线,研制的雾化器、燃烧控制系统等垃圾焚烧发电关键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生产线上,在产教融合和转型发展之路上形成了鲜明特色、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活动的召开将进一步加强智力支撑我市生态文明发展,更好发挥重庆市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示范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面向建成国际一流的垃圾资源化处理研发基地、产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重庆科技学院牵头组建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立足于行业产业及地方发展需求,汇集多方资源,在完成重大科学前沿性、基础性研究的同时,也在不断突破垃圾资源化处理共性与关键技术难题,历经13年的发展,该中心已获得了62项国家发明专利。
分享国内外先进技术 助力重庆环境保护产业发展
据悉,目前,为解决固体废物处理的问题,很多城市先后开发了卫生填埋、高温堆肥、垃圾焚烧等多个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但仍存在固体垃圾量大、二次污染控制成本高、设施落后等一些难以突破的问题。
会上,来自北海道大学的松藤敏彦教授、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徐海云总工程师、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张勇、浙江大学陆胜勇教授、同济大学赵由才教授等10位固体废弃物领域的专家,分享了垃圾焚烧烟气二噁英与指示物在线检测技术、飞灰高静压减容填埋与压制助熔玻璃化体术、生物质燃气化利用关键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新技术、垃圾焚烧烟气近零排放技术、机械炉排式垃圾气化焚烧技术等与固体废弃物处置相关的国际领先技术与经验。
重庆市环保产业协会会长张勇指出,“我们看到目前国际上领先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和这个领域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机遇。我们要认真学习国内外固体废弃物处置的先进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我市垃圾焚烧发电在内的各类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大发展。”
谈及固体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化处置的发展方向,重庆科技学院校长尹华川表示,“固体废物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做好从源头上减少城市固体废物的产生是很有必要的,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全过程控制,从而减少固体废物的处理量及其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清洁能源化利用是城市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必由之路。”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