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共享经济,到底是好是坏?
中国城镇化正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3亿,与此同时,中国有8.29亿网民,其中手机网民8.17亿,城镇网民6.07亿。亿万人生活在其中的城市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智慧。智慧城市是所有智慧产品在社会方方面面和城市各领域的应用后出现的。比如,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技术革新,互联网快速叫餐,微信支付宝快捷支付,共享单车随扫随骑随停,网约车一键呼叫、快速应答,这些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
来源:百度
发布时间:2019-10-17 11:38:58

       中国城镇化正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3亿,与此同时,中国有8.29亿网民,其中手机网民8.17亿,城镇网民6.07亿。亿万人生活在其中的城市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智慧。

       智慧城市是所有智慧产品在社会方方面面和城市各领域的应用后出现的。比如,互联网催生了一系列技术革新,互联网快速叫餐,微信支付宝快捷支付,共享单车随扫随骑随停,网约车一键呼叫、快速应答,这些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变。

       新生事物的出现,一定是既有利也有弊的,看重它对整个社会、城市居民带来的好处,政府应该包容新生事物,帮助它们解决问题,更好提供社会服务,更好助力城市治理。

共享经济能优化资源配置

       观察当下共享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最典型的是共享交通出行,比如共享单车、网约车、分时租赁共享汽车等等。目前,共享单车用户规模2.45亿人;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3.46亿;网上外卖用户规模3.64亿,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3.44亿。共享经济已经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生活领域,如共享住宿、共享办公、共享冰箱、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厨房、共享唱吧等,产品层出不穷。

       共享经济是一种优化资源配置、高效社会治理的新经济模式,是基于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由资源供给方通过技术平台将暂时闲置的资源(或技能服务),有偿提供给资源的需求方使用,需求方获得资源的使用权(或享受服务),而供给方则获得相应报酬的市场化模式。

       可以说,共享经济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给城市治理和社会发展带来诸多好处,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017年滴滴顺风车和快车、拼车服务累计分享座位超过10.5亿个,帮助司机平均提升24%的车辆利用率。北京途歌大数据平台显示,北京地区每辆共享汽车平均每天使用频次达5.1,平均每次行驶距离为20公里,是普通私家车的4倍以上,大大提高了汽车使用效率。

       降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2017年,共享单车用户骑行超299.47亿公里,减少碳排放超699万吨。摩拜大数据显示,摩拜单车全国骑行总距离超过了25亿公里,相当于往返月球3300次;累计节约4.6亿升汽油,减少碳排放54万吨,相当于17万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减少了45亿微克PM2.5物质排放。

       方便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共享单车+地铁”提升出行效率,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养老、美甲、美容、按摩、家政、家电维修、洗衣等生活服务可以在家里预约、在家里完成;生鲜果蔬、超市商场购物可以足不出户,送货上门;出门在外,再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共享经济给人们带来了崭新的生活服务。

       市场弥补了城市粗放发展带来的不便利。传统发展模式下,城市发展过于粗放,宽马路、大广场、绿化带,地产大院式的街区经济,延长了服务的空间距离,空间利用不足,出门不方便,但是共享经济的出现,不仅实现了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方便,而且出现了快递业、外卖送餐行业、上门服务行业,通过互联网大大缩短了空间距离,弥补了城市粗放发展模式下的生活不便利。据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在共享单车推出之后,广州和深圳的拥堵程度分别下降6.8%和4.1%,同时自行车出行的占比从5.5%翻倍增长到了11.6%。

       增加了大量的城市就业岗位。共享经济承载了大量的传统行业劳动力,滴滴平台为社会创造了超过3000万个灵活就业机会,共有3066万人在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之前失业和无工作的车主占6%。当前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共带动就业10万人,仅摩拜2018年的产业就业带动人数为1.5万-2万人。

新事物存在问题在所难免

       据中国之声报道,“你还剩几百万?”、“没动多少,还剩千八百万吧”。这可不是两个人在讨论什么巨额财富,而是在聊退共享单车押金的事,前头还排好几百万人没退出来。除了退租金大排长队之外,骑车费用集体大幅涨价、停放地点限制愈发严格、一些大城市出台政策要求共享单车减量……等诸多因素,让曾经火爆一时的共享单车逐渐“降温”。

       安全技术瓶颈有待解决。共享经济作为新生事物,虽然依托着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但是难以保证系统运行中不出现漏洞,之前网约车、共享单车发生的安全事故,一些共享经济平台的监管缺失、资质审查存在漏洞等,都说明了共享经济在突破安全技术瓶颈方面还任重道远。

       新经济模式的盈利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路径不够清晰。共享经济产品的盈利主要来源,一是使用者支付的使用费;二是线上线下的广告收益,包括品牌赞助、推广收益等;三是大数据收益;四是金融收益。以共享单车为例,单车的租车费基本是每次1元或0.5元,加上其他收益,还需扣除制造、维护、管理、损毁的成本。共享经济领域每年都有大量倒闭的企业,足可见共享经济还没有形成可持续的盈利和发展机制。

       就业人员的培训有待加强。共享经济给传统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是其中也不乏长期失业人员、无业人员、接受劳动力教育培训年限较短的人员。无论是从事快递、外卖送餐,还是从事家政服务,包括其他服务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加强交通安全法规的培训教育、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职业技术和道德培训,提升服务意识、修养水平和服务质量。

       管理模式和机制迫切需要创新。共享经济企业与传统企业在管理上有许多不同,一是管理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员工,还涉及了大量用户和服务提供者;二是管理空间不仅在企业内部,而是基于互联网联系的更广泛的空间;三是管理难度更大,管理内容更加复杂,需要更多技术手段辅助;四是挖掘和运用好大数据是管理的新课题;五是市民对于如何更加文明地参与共享经济的意识还不够。这些都迫切需要共享经济在管理模式和机制手段上进行创新变革。

城市管理者要有更开放的思维

       在我们看来,解决城市治理问题,或者单单解决交通治理问题,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上,不能只停留在大兴土木的传统套路上,我们要用智慧的方式来提高城市治理效率。城市管理者要有更开放性的思维,增加对新生事物的包容性。同时,要用智慧的技术和智慧的手段,把社会服务作为首要的解决内容,把政府最重要的智慧城市目标放到最前端,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这才是智慧城市的根本。

       共享经济促进了智慧城市的发展,而政府如何使共享经济趋利避害,同样需要智慧。

       要合理区分社会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对于准公共产品,政府要坚定不移地给以支持,取消对共享经济企业的限制,解决共享经济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城市政府可以购买部分服务,如通过PPP方式购买回收停放装置的服务,解决共享单车投放后出现的乱停放的问题;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企业参与研究,根据共享单车的区域密度、流量等,规划设计流动停放装置的摆放等。

       建立规则,遏制过度竞争导致的资源浪费。政府要尊重市场机制,但也要发挥政府维持正常市场秩序的作用,对于共享企业间的过度竞争,政府应该加强监督和引导,加快制定公平、公正、公开的服务评价体系,避免因过度竞争导致资源浪费。对于恶性竞争的企业,应给予相应的惩罚,制定整改措施,防止对公众利益的侵害。

       督促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强化安全管理。共享经济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以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事故、弥补安全监管漏洞;而市场化需求的不断变化,需要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政府要督促企业加强研发,刺激技术创新,强化安全管理,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要加强社会的正面宣传。一是引导社会树立对共享经济发展的包容环境;二是提高居民文明参与治理的意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共享经济的创新发展推动新技术手段和新经济模式的变革,技术变革也同时促进了传统利益结构的变革。对于任何一个新生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隐患,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危机,都是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我们应当通过技术手段和方法、完善健全的审查评估、有效的安全监督来解决问题。

金循环要闻

今日焦点

环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