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回收是关键。根据相关规划,到“十二五”末,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但从实践层面看,回收体系建设是目前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我国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进度十分缓慢
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稳步发展。资源消耗减量化稳步推进,废物排放减量化效果明显,污染物处置水平大幅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明显。不过,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可再生资源的回收体系建设进展十分缓慢,资源回收利用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软肋。
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我国废物回用率指数持续下降,2013年仅为108.2。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说,当前,我国废钢等废旧资源回用率近年来不升反降,表明在资源回用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专家分析认为,废物回用率指数下滑,与我国对资源的使用习惯、观念密切相关,更与回收体系建设滞后关系紧密。
网络预约上门回收
可再生资源市场庞大
以前,都是听到楼下有人吆喝“收废品”才会匆匆忙忙把家里不知道攒了多久东西拿出去卖,而如今,有些城市居民只需通过手机预约,就有回收员上门服务,持健康证,统一着装,统一操作,在完成废品回收以后,而卖废品所得收入直接进入居民的手机钱包,最后居民像淘宝一样,给回收员评分,如果回收员得了差评,业绩便会受影响……
行业粗放,没有巨头和成型模式,这种混沌状态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废玻璃、废电池等10大类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2.45亿吨,同比增长4%,回收总值为6446.9亿元。
毋庸置疑,再生资源的市场潜力是不容小觑的,再生资源行业利用移动互联网介入到回收领域,可以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直接对接消费者,减少传统回收的繁杂过程,在废品产生的环节直接实现回收,能够提高废旧物品的回收总量,降低回收成本。
“互联网+回收”
需克服传统行业的弊端
尽管业内人士已有相对成熟的思考,但是就整个行业来说,当前再生资源行业对“互联网+”还很陌生,“互联网+回收”也只是刚刚开始,其发展尚需克服行业长期存在的弊端。
目前,再生资源行业缺乏回收主体,终端回收多为个体,加工环节以小微企业为主,回收环节形不成规模,成不了体系,市场缺乏大供应商,利废企业多靠进口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而且,行业整体分拣技术水平较低,除少数企业回收工艺和装备较先进,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善外,大多数主体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分拣精细化、专业化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部分品种回收率低,废玻璃、废电池、废节能灯、废纺织品等品种,受回收成本高、利用价值较低和利用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经济效益较差,回收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个别品种甚至随生活垃圾丢弃,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政府在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园区和区域循环发展的同时,还将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废品回收作为一项环保产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发展还需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相关部门在规范、引导废品回收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创造条件让从业者有利可图,使更多的人关心绿色、倡导绿色、践行绿色。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