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走出家门,在去上班的路上扫一辆共享单车骑到地铁站;中午午休时,在支付宝随手缴纳水电煤气费;晚上下班回家,路上就可以点好外卖到家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如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在互联网领域,目前中国已经远远领先西方国家,中国在互联网经济上,已经开始领跑全球。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中国互联网用户在全球占比是世界上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印度和美国的总和,然而,这一切还只是开始,未来,中国互联网必将更加高速发展,追求更高附加值的创新,实现互联网技改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1994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接入互联网,到今年已经是整整25年。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如今中国互联网已经在几次浪潮中蓬勃发展,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展速度更是令世界刮目相看。这25年当中,中国互联网究竟经历了哪些?并且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呢?
一、探索成长
1994年中国接入了第一条互联网的国际专线,就此互联网正式的进入中国。这也被看作中国互联网商业的起点,互联网创业的风潮在彼时的中国卷起浪花。
1994年深秋,北京白颐路口竖起了一面硕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沿着路标寻找下去,会找到一家名为瀛海威的公司,中国互联网曾经的标志性大旗。
瀛海威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它学习美国AOL,一站式提供资讯,娱乐,中文论坛甚至虚拟货币,只可惜太早了,风投还没起舞,用户付费遥遥无期,网络带宽成本过高。瀛海威倒在黎明前的黑夜,但启发了后来一众互联网公司。
在这一年,杭州34岁的英语老师马云打算做一个名叫「中国黄页」的网站。丁磊从宁波电信局离职,南下广州投身互联网行业。张朝阳也从麻省理工毕业回国,拿了笔风险投资开始创业。
对中国互联网世界而言,1995年是特别的。尽管它只是小众的新物种,神秘又未知,但日后引爆产业的种子,却在此时埋下了。
1997年,微信之父张小龙自己写的邮箱产品上线,产品叫foxmail,也正是因为这款产品,他被企鹅看中,在2005年,入职腾讯,开始了从独立开发者到CTO的职业转变。
1998年,周鸿祎做了第一个中文上网服务,叫做3721;搜索引擎已经有了初步的需求,国内技术最强的人ID叫做【搜索引擎9238】,他是中国搜索引擎最早的布道者,他叫俞军。
1999年,9月9日,创业失败的马云带领18人在杭州湖畔花园成立了一家公司,发誓要活102年,公司叫做阿里巴巴。同是1999年,聊天软件开始在互联网盛行,一款叫做OICQ的软件是佼佼者,后来改名为腾讯QQ。
马云、马化腾、丁磊、张朝阳......在中国互联网商业生发的最初,无畏地站在了这股巨浪之前,阿里巴巴、网易、搜狐,才得以在世纪末起飞,最终成为新千年的互联网舵手。自此,国内互联网迎来了第一波春潮。
二、快速发展
2002年,个人门户兴起,互联网门户进入2.0时代。这一年,QQ注册用户突破一亿大关。2003年,淘宝网上线,这是国内第一家做C2C的电商网站。而且为了便利网上交易,信用担保工具——支付宝就诞生了。
2004年,雅虎购买了3721,周鸿祎做了投资人;刘强东创办了京东;阿里巴巴拿下8200万美金的投资;腾讯在港股上市。
2005年,博客的盛行,标志着web2.0的到来,由门户和搜索时代转向社交化网络,大批的社交型产品诞生:博客中国、天涯社区、人人网、开心网和QQ空间,以及国外的Facebook。
截至2005年,中国网民规模也是迅速增长到1亿多。这就代表着互联网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熟的盈利模式可以开始实施,互联网的商业价值得以实现。
如此契机之下,百度、腾讯、阿里、新浪、360、奇虎等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开始抢占入口。不过由于智能设备的发展还有所限制,所以不少移动互联网产品并没有实现大规模应用。
2012年,中国的手机网民第一次超过了PC网民,移动互联网的腾飞由此开始。放眼当下,4G网络已如生活中的水电气一般无可替代,“互联网+”国家战略顺利实施,各行各业几乎已经被完全覆盖,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从传统的通信社交、购物、游戏,到外卖、打车、租车,再到租房、订酒店等,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已经发生了巨大变革,获得了全新的选择方式和交易方式。
该阶段正是我们目前经历的成熟互联网阶段。从微博的盛行,到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移动应用与消息流型社交网络并存,真正体现了互联网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三、成熟繁荣
在互联网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得以实现后,中国互联网的商业格局基本确定。搜索有百度,社交有腾讯,电商有阿里,门户有新浪、网易还有后起的腾讯网。互联网生态已经形成,后期的发展都是在以既定的商业格局为基础继续拓展。
除了传统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以外,中国工业互联网也处在不断推动和建设的阶段。
在互联网时代下,涌现了一系列顺应浪潮而生的具有中国印记的新现象,而这些现象级的象征也在国际上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释放出不容被忽视的中国力量。
移动支付: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移动支付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并且正在重塑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出境游客人数和消费都迎来了快速增长,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消费国家以及第一大出境游市场。与此同时,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也紧跟游客的步伐,加速了海外布局,移动支付的使用范围和频率也大幅增加。
高铁:高铁网规模快速扩张,亿万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中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绝大多数都已通高铁。现在,更多的中国人出行选择乘坐高铁而不是飞机,因为与机场不同,火车站往往靠近市中心,安全检查和上车速度更快。高速铁路几乎完美的正点率,与机场的高延误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很多人不假思索地选择乘坐高铁。
5G技术:当前,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浪潮席卷全球,各主要工业国家纷纷投入到新工业革命的竞争当中。工业互联网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工业革命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与此同时,5G网络的商用部署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铺开,我国的5G建设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未来工业互联网已经被视为5G商用部署的重要战场。
作为中国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推动者之一,胡启恒院士曾经说过“互联网进入中国,不是八抬大轿抬进来的,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道出了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所经历的艰难坎坷,面对重重阻碍,正是胡启恒、马影琳、钱华林、胡道元等科学家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在这条"羊肠小道"上的四处奔走和不懈努力,中国才得以实现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再看今日,截至2019年6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50286块/32,较2018年底增长14.3%,已跃居全球第一位。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
三十年,中国先是经历了对互联网、对技术的祛魅;此后我们在PC时代一路高歌,见证了「中国黄页」之后马云阿里电子商务版图的构建,马化腾以QQ起家打造的腾讯社交帝国;近一个十年,中国又大步跨越到了移动互联网阶段,目睹了美团王兴、字节跳动张一鸣等一批互联网新秀的崛起、成熟、推动新的力量。
正是有了前辈们的不懈争取和奋斗,才有了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IT人应以史为鉴,以前辈为榜样,为中国互联网事业继续蓬勃向上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