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点

互联网平台经济又迎利好,工业互联网平台之间的并存之道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使其更加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全球范围来看,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25.7亿美元,2018年初步估算将达到32.7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长至138.2亿美元,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3.4%。互联网平台经济这种新......
来源:百度
发布时间:2019-08-21 11:05:4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平台 经济 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鼓励发展平台经济新业态,使其更加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近年来,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全球范围来看,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 年全球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规模为 25.7 亿美元,2018 年初步估算将达到 32.7 亿美元,预计 2023 年将增长至 138.2 亿美元,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33.4%。

       互联网平台经济这种新的生产力组织方式,是经济发展新动能,使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新模式新业态向各领域渗透,新职业、新工种和新岗位不断涌现,深刻改变并丰富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呈现出了其特有的面貌,也涌现出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平台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致力于工业机器设备运行的远程监测维护,有的聚焦连续型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智能化,还有的面向供应链数据的互联网化等。

       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仍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懂IT的人不懂OT,而懂OT的人不懂IT”。整个行业缺少两化融合的人才。在这一行业现状下,要让IT与OT相结合,需要让技术赋能商与传统制造商紧密结合。这就衍生出了工业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制造企业之间不同的合作模式。

《指导意见》的背景及用意

       应该说,国务院此次发布对平台经济的支持意见,是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更加有利于推进互联网平台经济向大众化、普惠化方向发展。

       而且,更加有利于澄清全国民众对互联网平台经济的一些模糊认识,彻底消除互联网到底是经济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的激烈争论,也更加明确互联网作为新实体经济发展的政治地位,使其更加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同时,我们应看到国务院此次发布《指导意见》是有其深刻背景及其用意的。

       众所周知,当前内外客观经济环境都较为严峻,外有美国政府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摩擦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宽,对中国对外贸易将带来较大的负面冲击,尤其对外贸出口企业的不利影响会更大。

       在国内实体经济不景气,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实质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经济下滑的隐忧较大。对此,为提振中国经济,把支持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作为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其方向是准确的,其收效也将是明显的。

       因为我国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本身就相当不错,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这类互联网企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相当巨大,也为中国未来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熟经验和管理模式,更为国家支持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开辟了有效途径。尤其,未来中国人口纵多,消费需求能量巨大,就业劳动人口较多,为未来互联网平台经济更加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国家对互联网发展的支持态度是很明确的。

数据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根据《2019中国工业互联网白皮书》,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 50 多家。这其中定位于“通用”的平台并不多。原因是工业细分领域很多,不同领域的工艺天差地别,而一家企业不可能熟知所有行业的机理。

       但是在具体的行业进行改造时,光有数据处理能力不够,必须要将数据处理能力与工业机理相结合,才能实现“1+1>2”的效果。毕竟,工业互联网的落脚点还是在于“工业”二字,最终的目的是要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来说,存在一个明显痛点是,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十分分散,散落在各个环节的数据就像一个个孤岛。企业本身对自己拥有哪些数据不了解,更不用提明晰数据之间的关系。

创新型企业迎来“弯道超车”机遇

       也许是为了赶风口,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声称自己在做工业互联网平台。然而,如果仅仅是解决了单点问题,或是开发了一些工业软件,并不能称之为平台。平台应该像安卓或是IOS一样,允许其他的开发者在上面进行部署。

       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多以大企业孵化、衍生出来的为主,比如BAT,利用其在消费互联网领域被验证过的强大数据能力,开始了平台的布局;再比如工业龙头企业,三一、徐工利用其多年的机械设备行业的积累,转型发展构建平台,不仅向内赋能,触角也开始伸向了其他行业。但除此之外,创新型企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像黑湖科技、昆仑数据都已经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尽管工业互联网赛道玩家密布,但谈及形成生态似乎言之过早。这一方面因为工业细分行业太多,许多行业还在补自动化的课,还不具备布局工业互联网的条件;另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赛道,企业在技术、人才、市场开拓方面的投入都很大,短期来看回报并不清晰。但是,在整个行业的未来还不明晰的情况下,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或许是一次打破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垄断格局,进行“弯道超车”的机会。

       未来世界的“万物互联”,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为其带来了实现的可能。尽管从整体上来看,工业互联网似乎仍处于“叫得响、热得慢、看不清、摸不着”的状态。但是,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至少目前,越来越多希望为中国工业作出切实改善的人,加入到了赋能商的行列。以及,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企业有了上云、上平台、挖掘数据价值的意识。从整体上看,这是一个对行业有益的大趋势。

       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情形,平台之间并不是只有竞争关系,而是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平台之间并非是‘你死我活’的,生态建设需要大家都参与进来,因为不可能有一家企业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王峰表示。

       工业互联网生态的建设并非依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也无法一蹴而就。各企业齐头并进的局面已经出现,对于未来“万物互联”的场景,我们应当抱有信心。虽然未来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金循环要闻

今日焦点

环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