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9时15分,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这是个重要的历史时刻。能在三年中不让人民币破7,央行是绝对有信心稳汇率。在去年八月央行重启逆周期因子对冲贬值的顺周期情绪,将外汇风险准备金进行调整,并且今年持续在香港发行央票,都是为了长期的机制性安排,也是为了稳定汇率,让人民币保持在合理的水平稳定,起码是不能破7的。
如果人民币一旦破7,就和股市当下破位2440点一样,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就会认为是更大的危机来临,可能引发市场恐慌情绪升温和加大市场的看空预期,会引起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发生,很显然是央行不愿预见的。
人民币持续的贬值,热钱外流,货币购买力就下降,房地产领域,股市都会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甚至发生更大的经济危机。汇率进入7时代,实体行业的持续衰退,互联网经济能否撑起重担?
倒退十年,相比苏宁、国美,京东、天猫是实打实的电子商务,说是虚拟经济并无不可。但现在,国美、苏宁的电商业务无比重要,京东、阿里都在打造自己的物流项目,加上一些投资布局,再过几年,京东、阿里开设实体店并不是没有可能。
说到底,苏宁、国美、京东、阿里,都是商品流通领域最最重要的渠道商,除了电商比例问题,又怎么区分“虚实”呢?
同样道理也可以用在百度、腾讯身上,无论是广告营销还是游戏音乐,百度、腾讯与分众、华谊的区别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更直接的对比则出现在小米和华为身上,偏互联网还是偏实体,不过是企业品牌定位的一种手段,拿到用户手里的终究是实打实的产品。
对互联网经济开炮的是娃哈哈宗庆后、格力董明珠和TCL李东生,三位老板到现在仍被认为是实体经济的代表人物,但恐怕这种定义在不远的将来很难一直存在。
格力和TCL不可能不重视互联网的成分,无论是销售渠道看重电子商务还是产品本身“联网、内容和智能化”,格力和TCL只会被互联网大潮往前推,这就像当下对电脑和手机的定义,不联网怎么能叫手机和电脑,不联网恐怕也不会再称为空调和电视。
娃哈哈看起来离的比较远,吃饭喝水是老派的事情,但如果想决胜未来,用户在哪里,娃哈哈只能往哪里走: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网络购买渠道,难道娃哈哈有底气只在商超卖?如果大数据发展到极致,提前预判1000万用户喜欢什么新口味,娃哈哈会对C2B定制不动心?
说到底,商业模式只是成功的充分条件,用户喜好才是基业长青的必要因子;说到底,企业家们关心的虚实之争的本质只是特殊市场背景下的公平问题,比如网店凭什么不纳税?搜索凭什么不是广告?
那么,站在实体经济队列的企业家大可系统性的提出网店纳税和互联网立法的提案、议案,而不是利用个人声誉,以偏概全的抨击互联网经济冲击了实体经济。
这种虚虚实实,实际上是在为竞争失败找套路,即便现在没有失败,也是对未来的恐惧。
说到底,互联网+已经不可逆转。2018年11月,马化腾发表公开信,表明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将要结束,互联网的主战场将由消费互联网,向下半场的产业互联网发展。
互联网下半场的到来,不只是互联网趋势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变,更意味着实体行业的转型与复苏。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人们消费行为的改变,因而在新零售的爆发下催生出新消费行为与用户需求, 传统行业必然会迎来新的发展态势。
然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是简单的, 人力、房租、水电等加速上涨不断压低商家利润,成为实体商家转型之路的拦路虎。虽然说互联网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但是传统商家思维与方式与互联网思维冲突升级,盲目改革让传统企业泥足深陷,不断被吞噬。同时,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商家更是难以留客获新,服务效率的低下更是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而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等腾讯和阿里生态圈的出现为商家转型升级带来了新契机。
新零售之战,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打的异常火热,从支付、终端到供应链、生产商,“腾讯系”和“阿里系”的竞争一刻都没有停止, 有电商优势的阿里在新零售上的线下运营商占有很大优势,那对于后来的腾讯有何自身优势?商家的玩法自由度高,微信坐拥10亿日活用户、成为移动端的流量入口,微信就不只是微信而是变成了腾讯的微信,微信承担起了腾讯的商业野心。
例如为腾讯的游戏导流、孵化腾讯投资的京东、摩拜、拼多多等产品,产品一多,商家的玩法开始繁多,借助腾讯的大平台开始自由发挥自身价值。小程序可以关注公众号之后,意味着商家将会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用户对公众号的关注,此外公众号的用户量会增长,对saas商来说,在各项技能上的完善和创新便成了个可贵的机会。
传统企业主要注意的是,成功的微营销仰赖强大的技术支持,未来式全渠道整合的时代,内容、用户、产品是营销的核心要素。并不断生产高质量的内容进行品牌传播,最终建立企业自身的大数据库。
而本次小程序关注公众号的加强,也意味着对saas商的机会大而增加。完善商家定制化开发,垂直型saas商可对入驻商家进行定制化的开发,完善并改进商家的内容质量、社交模块等,从而达到小程序或者公众号的关注量提升。
公众号的优质化就需要垂直类的saas商来进行创新,打造商家的定制化创新,需求调研、设计、资源、防护、运维等,从头到尾、从页面到内容深度,这样在根处抓住公众号的关注量,对企业来说赚取收益是个很大的机会。微信开通便捷,对客户来说是迎合需求、提供便利,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至于能发展成什么局面,我们拭目以待。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