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新闻

  • 18

    03,2021

    全国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启动 生态敏感脆弱等地区为排查重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7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全国打击毁林专项行动,对2013年以来毁林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排查和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毁林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维护森林资源管理秩序,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专项行动于3月至12月集中开展,全面清查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垦、滥砍盗伐林木、违规调整和破坏国家级公益林等问题;重点排查生态区位重要、涉案林地林木数量大、持续时间长、影响恶劣的案件;全面梳理地方政府及......

    浏览次数 731 次

  • 17

    03,2021

    外交部:环境和空气污染问题没有国界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潘洁 成欣)针对韩国媒体称“源自中国的沙尘暴”侵袭韩国造成韩国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6日表示,环境和空气污染问题没有国界,对其起源等作出结论需以科学监测和综合分析为前提。赵立坚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答问时说,根据中国监测机构的分析,此次沙尘天气源自中国境外,中国只是“途经站”。我注意到蒙古国官方日前就沙尘暴危害发布了相关消息,中国舆论没有因为蒙古国可能是......

    浏览次数 549 次

  • 17

    03,2021

    包头市固废综合利用及处置能力将增加千万吨

    借助“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政策东风,包头市推动实施了80个试点项目,总投资达到171亿元。截至2020年年底,试点项目总体进展良好,其中已完工项目52个,在建项目28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包头市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处理处置能力将增加近千万吨。目前,包头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方案确定的48项试点任务均已全面推开,52项指标中有48项已提前完成或基本达到目标要求,其余4项指标正在全力推进当中。优化产业结构

    浏览次数 649 次

  • 16

    03,2021

    确保治污责任落实到位 生态环境部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开展监督帮扶

    据生态环境部公众号消息,近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生态环境部下发预警提示,要求各地根据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情况及时启动预警。据了解,为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生态环境部于3月1日派出100个监督帮扶工作组进驻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聚焦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开展监督帮扶。截至3月14日,监督帮扶工作组共现场检查企业4030家,发现存在问题企业770家......

    浏览次数 586 次

  • 16

    03,2021

    合肥市全力构建“天地空”一体化环境监测网络

    日前,合肥市印发《2021年合肥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实施方案》,紧紧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布局环境监测“新基建”,推动环境监测信息数字化,构建起“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空气质量监测全覆盖。充分利用全市11个国控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10个省控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1个市控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132个乡镇(街道)大气小型标准站,每天24小时连续监测空气质量。针对PM2.5、PM1......

    浏览次数 669 次

  • 15

    03,2021

    “砍树人”变“看树人” 北疆林海的绿色足迹世代延伸

     阳春三月,首都之北2000公里外的内蒙古大兴安岭仍被冰雪覆盖。“上山喽!”“走,看看咱的孩子去!”一大早,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林业局有限公司北岸林场第七小队的护林员们穿好棉衣,扛起工具,走进了茂密的森林。他们所说的“孩子”,就是这片大家看护了几十年的林场。看到一颗去年种下的小树苗在大雪和寒风中倔强地成长着,护林员们欣慰之极。2015年3月3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乌力库玛林场517工队,伐......

    浏览次数 643 次

  • 15

    03,2021

    义务植树40载 北京城市绿化率达48.5%

     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今年是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记者从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据统计,义务植树运动开展40年来,北京已有超过1亿人次通过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2.1亿株。40载沧海桑田。从开展义务植树前的1980年到2020年底,北京市森林覆盖率由12.83%提高到44.4%,森林蓄积量达到2520万立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由20.08%提高到4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

    浏览次数 677 次

  • 15

    03,2021

    植树,用绿色拥抱春天

    3月12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增绿护绿再次走进公众视野。近年来,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在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国持续开展的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面临哪些新形势?又将采取哪些新举措?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全民履“植”尽责,开创中国特色国土绿化之路早春三月,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植树播绿的好时节。在曾经的“死亡之海”库布其沙漠,春季植树治沙活动“库布其植树节”如期启动。16年来,库布其植树节从未间断,已经成为一个......

    浏览次数 667 次

  • 12

    03,2021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实地检查 唐山市钢铁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情况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今日赶赴河北省唐山市,在唐山市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对钢铁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情况开展突击检查。唐山市是河北省的工业重镇,钢铁产能集中,大气污染治理压力大。11日一早,黄润秋一行驱车来到唐山市,先后深入河钢唐钢不锈钢公司、唐山金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市春兴特种钢有限公司和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询问企业生产情况,仔细查看企业生产台账、生产工况、在线监控等记录,了解......

    浏览次数 588 次

  • 12

    03,2021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应邀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视频对话

     2021年3月11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应邀出席视频会议,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埃斯皮诺萨对话,双方围绕推动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取得成功进行了深入交流。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出席。中方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支持《公约》秘书处工作,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努力确保COP26取得成功。多边进程必须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的原则和精神,确保广泛参与、公......

    浏览次数 576 次

  • 11

    03,2021

    扩大治水护水“朋友圈” 打造流域命运共同体 杭州持续探索“流域共治”长效模式

    “你们河岸边有一堆建筑垃圾,得及时处理一下。”初春的早晨,春寒料峭,8点不到,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裘江新村党支部书记就打电话“骚扰”起了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和门程村的党支部书记。而这两位支部书记都是横跨杭州、绍兴两地的西小江村级河长,这样的场景在这些年日渐平常。近年来,杭州持续探索水环境治理“流域共治”模式,通过联动上下游、齐抓左右岸、全力通关节,统筹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的系统治理。“简单......

    浏览次数 746 次

  • 11

    03,2021

    代表委员谈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⑦ 治理“白色污染”顽疾亟须科技发力

     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环境“顽疾”。我国目前已有31个省份发布了塑料污染治理相关实施方案或行动计划,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也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废弃塑料污染仍未得到缓解。在今年两会上,九三学社关于加强废弃塑料污染治理的建议,提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国人大代表、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长期关注新材料的发展。他已连续两年在两会......

    浏览次数 995 次

  • 10

    03,2021

    “开局十四五·代表委员说”系列报道 全国政协常委李卫:通过技术变革在主要行业提前实现碳中和

    “十四五”期间的低碳发展之路怎么走?当下工业领域尤其是传统重化工行业如何推动技术变革,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这是能源行业转型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今年两会热门话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大势所趋,我们当前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可能需要在若干主要行业提前实现该目标。”日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从产业技术的演进路线方面,要尽快形成减排压力,促成行业技术变革。为此,李卫......

    浏览次数 879 次

  • 10

    03,2021

    代表委员谈乡村振兴③农村“美颜”是个“技术活”

     “我准备的建议是今后‘每个乡镇建立1座垃圾转运站’,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之际,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将这份议案带到北京。在他看来,建设好乡镇垃圾中转站、村级垃圾收集点是做好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环节,将为村民创造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道路通达河塘清,改水改厕饮水净,垃圾入箱环境美,乡村美好面貌新。农村生态环境与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息......

    浏览次数 773 次

  • 09

    03,2021

    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明确 着力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2021年3月3日上午,江苏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解读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内容。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循环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仍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体现,农业农村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当前,全省城镇化率达72%,地乡居民收入比为2.19:1,......

    浏览次数 815 次

  • 09

    03,2021

    过去一年,“两高”积极探索,助力治污攻坚 用法律武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记者就“两高”报告中生态环保领域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最高法: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5.3万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过去一年,人民法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审结一审环境资源案件25.3万件,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3557件,同比增长82.1%。一年来,各级人民......

    浏览次数 776 次

  • 08

    03,2021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部委建议提案办理工作系列 自然资源部:紧盯热点民生关切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政府履职为民的内在要求,是凝聚共识做好政府工作的制度性安排。“2020年,854件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全部按时办结,实现件件有回音。”近日,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对人民网记者如是说。汇民意促发展紧盯热点民生关切有回音上述负责人表示,2020年,自然资源部办理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内容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集中在土地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三大领域共涉及......

    浏览次数 676 次

  • 08

    03,2021

    我国已建成3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保护野生动物 科技与法律一个都不能少

    如今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成了“天地空”一体化生态感知监测体系,千里之外的各种数据实时回传,人工智能还能帮助识别动物种类,大数据分析告诉我们种群和栖息地现状。冯利民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野生动植物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3日,北京市有关部门表示,北京陆生脊椎野生动物已从1994年的461种增加到现在的500多种。北京已成世界上生物......

    浏览次数 622 次

  • 05

    03,2021

    "十三五"成就巡礼:我国初步形成生态修复新格局

    从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专项行动,到探索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再到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生态修复领域,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取得开创性进展。在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成片的红树林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这几天,有4万多只各种鸟儿在湿地公园里过冬,其中包括世界极危鸟类勺嘴鹬。很难想象,在3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遍布养虾塘、养猪场的地方,每......

    浏览次数 598 次

  • 05

    03,2021

    我国将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

    在2日召开的农村水利水电工作会议上,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农村水利水电领域要重点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提升供水保障水平,要建立健全饮水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做好应急预案,确保不出现整村连片停水断水等颠覆性问题。田学斌强调,要系统谋划好“十四五”农村水利水电工作。坚守底线任务,紧盯脱贫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等特殊地区农村供水薄弱环节,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紧盯保障国家......

    浏览次数 743 次

金循环要闻

今日焦点

环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