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京津冀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高峰论坛”在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胜利召开。
此次高峰论坛是中国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了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在国家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环资司、京津冀三省市发改委的支持指导下,与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九三学社京、津、冀三省市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国家再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京津冀三省市设备管理协会与北京奥宇可鑫装备再制造技术研究院等多家组织机构联合主办,北京奥宇可鑫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安徽淮海奥可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一次盛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再制造产业联盟主席杨兴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焊接领域学术泰斗、再制造产业联盟顾问潘际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再制造倡导者、再制造产业联盟专委会主任徐滨士、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原副会长、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原副主任纪明波、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九三学社北京市专职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方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资环处副处长么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机械处副处长辛晨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程会强、中国工业报社副社长刘雪梅、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张国洪、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环资处处长张玉梅、九三学社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王金茹、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系主任张伟、国家再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史佩京、北京市怀柔区政协主席武占刚及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九三学社京津冀三省市委、九三学社京企联、京津冀三省市发改委、京津冀三省市设备管理协会及神华、中煤、平煤、沧兴、柴发、淮海奥可、中国航天、紫山特钢、奥宇可鑫、中国工业报、工人日报、人民日报、金属加工杂志社、北京怀柔电视台等83家单位、部门,共157位代表参会。
论坛由中国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奥宇可鑫装备再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彭兴礼主持。
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为此次论坛发来贺信。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北京专职副主委、北京市政协副秘书长方炎代表九三学社及其他主办单位对京津冀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九三学社北京市怀柔支社主委彭兴礼在再制造技术研究、产业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予以高度赞扬,并阐明九三学社愿意积极参与再制造产业发展。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杨铁生针对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的深入探讨、促进发展理念、技术和经验的共享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三点意见:第一、充分认识发展再制造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落实中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要把科技、创新、人才等多种因素真正融合进制造业,真正走上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加快制造再制造领域新模式的诞生;第三、大家共同努力探索相关领域技术和管理模式。杨司长表示:愿意从加快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予以大力支持!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资环司循环经济处副处长么新在论坛中强调:大力加强产业化合作,深入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坚持:一、统筹布局,顶层设计;二、规范体系、创新模式;三、创新驱动、企业对接;四、探索创新、推广示范。还要加强创新回收方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技术装备。还希望参会代表通过此次论坛会议有所收获,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共同促进中国再制造产业区域循环经济及产业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最终达到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再制造倡导者徐滨士院士发表重要讲话:阐释了再制造的概念,提出把固体垃圾通过再制造恢复起来,利用起来;以综合利用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离子喷涂、特种修复技术等高技术再制造可使废旧机电产品资源中蕴含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缓解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减少大量的失效、报废产品对环境的危害,是资源化的最佳形式和首选途径,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