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 市场驱动要素面临转变
  中美周期错位  警惕阶段共振下行  中国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海外经济有韧性,美联储降息年内难见。铜价总体缺乏明确趋势导向,中期铜市“低库存”格局迎来转机。贵金属短期上涨可能面临逆风,中长期仍具备多头配置价格。  国内经济复苏斜率偏弱,政策保持发力预期。从驱动因素来看,消费是今年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内生性动力不足使得消费年内或保持温和增长;投资则受房地产下滑和基建、工业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发布时间:2023-08-02 13:24:59

  中美周期错位
  警惕阶段共振下行
  中国经济延续弱复苏态势,海外经济有韧性,美联储降息年内难见。铜价总体缺乏明确趋势导向,中期铜市“低库存”格局迎来转机。贵金属短期上涨可能面临逆风,中长期仍具备多头配置价格。
  国内经济复苏斜率偏弱,政策保持发力预期。从驱动因素来看,消费是今年经济复苏的主要驱动因素,但内生性动力不足使得消费年内或保持温和增长;投资则受房地产下滑和基建、工业投资增速放缓的影响,整体比较疲软;出口受海外经济回落的影响,预计全年保持零增长。
  海外经济缓衰退,美国居民超额储蓄依然充足,年内经济仍有支撑。从目前美国经济数据来看,服务业、居民消费等关键经济领域仍有较为亮眼的表现。房地产领域新开工有改善,且房地产价格走强,也符合超额储蓄对美国经济的支撑状况,预计年内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仍然较小。从中长期来看,高利率环境将增加金融系统风险,提升经济衰退可能。
  7月份,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本次议息会议声明与主席鲍威尔表态“偏鸽派”,声明并未明确给出未来加息路径,鲍威尔同样没有强调6月份点阵图的指引,而是强调未来会议决议将依赖于数据,联储官员尚未做出任何决定。紧缩政策的落地以及对未来“偏鸽派”的表态带动了美元与美债利率的回落,铜与贵金属价格受到提振,出现小幅反弹。此外,本次联储会议对美国经济的定性较此前更加积极,且不再将衰退作为年内基准假设,这也对铜价形成一定的利多支撑。
  远期政策预计将跟随通胀变化路径摇摆。尽管美国通胀回落较为顺畅,但是核心通胀仍距联储政策目标较远,且当前美国经济与就业仍保持了相当的韧性,因此联储大幅转“鸽”的可能性有限。
  海内外政策周期错位,国内待发力,海外远降息。国内方面,当前经济弱复苏、房地产库存偏高,市场对政策加码预期增强。但政策推出有掣肘,财政收入实际下降和地方政府负债偏高。海外方面,美联储降息动力不足。美国就业市场依旧强劲,核心通胀仍表现出了较大的黏性。
  中美欧库存周期错位,警惕阶段性共振下行。中国处于主动去库尾声,但地产或制约补库强度。海外相对国内仍处于去库的较早期阶段,而国内补库存周期尚未开始,且未来强度或受限,未来仍易出现同向去库压力,拖累消费。
  逻辑转轨窗口临近
  沪铜价格破而后立
  今年上半年,铜价表现为高位震荡,阶段性有趋势性回落,主要受预期和现实的博弈驱动。跨市方面,今年以来,国内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人民币总体表现为贬值,因此,尽管现货升水不低,但进口盈利窗口在大多时间保持关闭。在跨期方面,国内一季度现货累库超过往年,月差处于负值,在二季度后库存持续去化至较低水平,月差逐步上行。
  今年上半年的全球铜供应过剩17万吨,其中,境外过剩13万吨,国内过剩4万吨。实际库存变化与平衡的差异主要来自海外,焦点主要在隐性库存流出、再生消费弹性与供应增量风险。
  第一,隐性库存预计15万~20万吨,流出冲击将集中在三季度。非洲因政治因素影响发运,积累15万~20万吨隐性库存,导致上半年全球铜累库幅度不及预期。该部分铜预计在6月底—9月份逐步兑现,兑现节奏会影响全球库存变化。
  第二,再生消费弹性预计修复相对有限。在弹性测算下,全年消费端弹性测算量级在30万~40万吨,上半年按再生铜杆估算已经兑现27万吨,下半年对精铜替代或边际减弱。下半年废铜宽松度退坡,对精铜替代性转弱。
  第三,铜供应增量兑现有风险。从三季度开始,国内冶炼厂进入检修量较低的阶段,冶炼硫酸供应预计有所增加,而下游的化肥行业需求并不乐观,硫酸胀库风险不容忽视,可能对铜冶炼产量造成影响。此外,再生铜宽松度退坡可能导致粗铜偏紧张,不利供应增量兑现。
  需求端,今年全球铜消费预计增长约4%,下半年全球增速放缓至3%。国内消费高增的主要驱动还是房地产竣工的支撑。今年房地产竣工明显修复,并提振后周期的家电行业,但展望下半年需警惕房地产竣工后续走弱。新能源领域仍是重要提振,房地产旧动能与新能源将形成合力。海外消费在高利率背景下仍逐步走弱,房地产及耐用品消费有压力,预期增速0.5%。
  供应端,全球粗炼“瓶颈”消退,供应保持高增长,全年增长约4%,下半年增长约5%。去年供应释放受制于粗炼“瓶颈”,今年在项目投放下粗炼“瓶颈”消退。此外,废铜供应改善,预计供应增长4%。铜精矿环节增量预期有所下修,结合粗炼项目增量69万吨,预计铜矿仍是过剩格局,量级约23万吨。今年废铜供应改善,预计精铜增量110万吨左右,增长约4%。其中,中国增量96万吨,海外增量14万吨。
  基于以上预期,笔者认为,年内累库幅度相对偏小,增速1%,低库存改善的确定性并不高,且考虑到废铜、隐性库存流出节奏以及硫酸胀库的不确定性,预计年内铜市仍处于低库存改善的过渡阶段。
  从中期来看,铜市低库存格局或迎来转机。过去3年,铜矿产能平均增约4%,而粗炼产能增长3%,导致矿到原生铜产出受阻,从而累积约60万吨库存。而2024—2025年,海内外粗炼项目储备较足,粗炼产能预计增加约300万吨,每年增长约7%,远高于终端消费的3%,维持了2年的低库存格局有望迎来拐点。
  展望2024—2025年,消费存在逆风,主要因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压力和国内地产的影响。基于假设,笔者认为,中期供应增速中枢为3%,且2024—2025年消费面临海外衰退与国内地产竣工拖累的逆风压力,铜低库存格局在中期可能迎来改善。
  绝对价格上缺乏趋势性机会,阶段性可能有向下合力。预计下半年LME 3月合约核心波动区间在7600美元~8900美元/吨,均价8200美元/吨。沪铜主力波动区间在61500元~72000元/吨,均价66000元/吨。四季度关注库存周期向上预期带来多配机会。预计三季度国内平衡仍明显强于海外,关注跨市反套机会。
  预期抢跑短多有风险
  金银市场中期不悲观
  今年上半年,贵金属绝对价格主要受海外政策及风险预期摇摆的影响,整体表现为高位震荡。年初到2月初,市场延续交易加息尾声预期,实际利率下跌。但进入2月份后,因通胀韧性,市场担忧加息或未能如期中止。3月份,美国银行业危机爆发,避险情绪叠加降息预期下,实际利率跌至年内低点。5月中旬至今,加息预期再度反复,避险情绪也有所缓和,实际利率持续反弹。结构上,金银比受利率影响走势呈N型,受汇率波动影响,内盘价格强于外盘,其中白银波动大于黄金。
  从短期来看,贵金属价格的上涨可能面临逆风。一是当前贵金属绝对价格经历3月份的上涨后已经到了较高水平,由于预期交易的抢跑,部分衰退风险及降息预期已被市场计价。二是美联储预计年内难以降息。美国经济有望在未来3~6个月仍保持韧性,一是超额储蓄的支撑可能持续,二是紧货币向紧信用的传导仍然较缓慢,美联储降息动力不足。此外,通胀超预期也导致美联储转“鸽”有掣肘。基准假设下,年内不仅难见到降息开启,很可能再加息1~2次。
  从中长期来看,美联储加息临近尾声,美债实际利率有下行趋势,高利率环境下流动性风险带来避险情绪,贵金属具备多头配置价值。从政策周期来看,当前处于临近美联储加息尾声与降息周期前夕的时间节点,加息尾声与降息周期前的贵金属多数上涨。同时,高利率环境对流动性抑制开始显现,美国经济韧性趋势向下,长端利率回落仍是大趋势。此外,在高利率环境的大背景下,金融系统流动性相对脆弱,欧美中小银行风险与商业地产有“爆雷”可能,从而形成流动性风险的避险支撑。
  品种方面,白银库存支撑仍在,库存继续去化。2022年,白银在供需失衡以及印度的补库驱动下经历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去库,伦敦银库存降至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低点。尽管当前印度补库已经告一段落,但是白银的低库存格局依旧存在。当前,全球白银显性库存约为3.86万吨,创2016年11月份以来新低,且仍在持续去库。供需矛盾带来的低库存格局,对白银价格仍有一定支撑。
  从中长期来看,在避险情绪、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利好下,贵金属仍是极佳的多头配置资产。但考虑到贵金属当前价格已经提前计价部分衰退预期和降息预期,表明多贵金属策略有抢跑现象,且结合当前短端利率或仍在未来3~6个月保持高位,短期贵金属价格可能仍面临逆风,上涨开启可能仍需等待,基准假设下或在四季度。预计下半年Comex黄金核心波动区间在1860美元~2100美元/盎司,均价1980美元/盎司;沪金主力核心波动区间在445元~460元/克,均价455元/克;Comex白银核心波动区间在19美元~26.5美元/盎司,均价24美元/盎司;沪银主力核心波动区间4800元~5900元/千克,均价5600元/千克。多头交易偏左侧,卖出看跌期权降低成本。(作者单位:金瑞期货)

金循环要闻

今日焦点

环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