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经过多年的增长,中国对大宗商品的渴望正在动摇
中国的主要商品进口在下半年面临一些巨大的阻力,这可能会给全球依赖其经济引擎来满足能源、食品和材料需求的生产商带来麻烦。亚洲最大经济体的快速增长通常足以每年推高进口,为世界消费创造可靠的支持,甚至让人联想到大约十年前达到顶峰的上一个需求超级周期。但这种增长正在放缓,因为可以说是政府政策对经济造成的伤害,以及全球状况的恶化。尤其是能源进口在6月份暴跌,为上半年疲软的情况画上了句号,这可能预示着许多大......
来源:中金网
发布时间:2022-07-28 14:16:34

        中国的主要商品进口在下半年面临一些巨大的阻力,这可能会给全球依赖其经济引擎来满足能源、食品和材料需求的生产商带来麻烦。 

        亚洲最大经济体的快速增长通常足以每年推高进口,为世界消费创造可靠的支持,甚至让人联想到大约十年前达到顶峰的上一个需求超级周期。但这种增长正在放缓,因为可以说是政府政策对经济造成的伤害,以及全球状况的恶化。 

        尤其是能源进口在6月份暴跌,为上半年疲软的情况画上了句号,这可能预示着许多大宗商品的采购量将出现罕见的年度下滑。原油、天然气、煤炭、棕榈油和铁矿石似乎都容易受到需求急剧下降的影响。铜出货量是前六个月逆势而上的少数几个领域之一。 

        北京正试图推动复苏,以帮助重振大宗商品消费。但是,这可能不足以完全抵消与病毒相关的严格限制活动、房地产行业危机加深、乌克兰战争导致能源价格飙升以及世界经济正朝着衰退的可能性所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威胁。经济衰退。 

        原油 

        根据彭博社的最新调查,中国经济在2022年可能仅增长3.9%,低于政府5.5%的目标和去年8.1%的增长率。彭博情报分析师Henik Fung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对于大宗商品需求来说,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可能会考验石油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持久力”。 

        中国的原油进口严重依赖旅行和运输活动,并且可能会连续第二年下降,因为炼油厂削减采购,而该国仍受到与病毒相关的停工的威胁。库存居高不下,国际价格上涨正在推迟买家,因此任何形式的复苏都可能要等到第四季度。在2021年之前,中国的进口至少自2005年以来没有下降。 

        天然气和煤炭 

        中国正在关注天然气进口量的空前下降,这种清洁燃烧的燃料被吹捧为在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上替代煤炭。BloombergNEF分析师Daniela Li预计将下降5.5%至1580亿立方米,主要是由于对海运液化天然气货物的需求减少,可能下降多达15%。 

        根据Wood Mackenzie Ltd的一份报告,液化天然气不受欢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经济低迷、国际价格上涨、政府对清洁煤的支持、比往常更温暖的冬季以及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增长活力。更高的国内天然气产量和更多的管道供应也减少了入境出货量。 

        自2015年以来,煤炭购买量首次出现几乎可以肯定的下降,这一点更为直接。在去年严重的电力短缺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价格飙升之后,中国已将国内采矿业提高到创纪录水平,并实施了价格上限,使进口无利可图。根据中国煤炭运输与配送协会的数据,今年进口量将下降22%至2.5亿吨。 

        铁和铜 

        截至6月的铁矿石进口量比去年下降了约4%,在政府下令钢厂将产量从创纪录水平缩减以抑制碳排放后,该进口量在2021年有所下降。已在2022年强制执行另一次削减。 

        与此同时,中国庞大的钢铁行业正处于恐慌之中,警告由于需求疲软和利润暴跌而导致的危机状况。尽管北京在转向基础设施支出以重振经济时可能需要更多的合金,但这些项目的交付周期很长。一直以来,由于抵押贷款持有人扣留未完工房屋的付款,一个更为关键的部门——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一直在恶化。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试图通过提高国内矿产产量来减少对外国供应商依赖的政策,以及利用废钢生产更清洁的钢铁的举措以及铁矿石进口量可能会连续第二年下降。 

        铜和铜矿石是进口中的一个亮点,两者的出货量继续超过去年。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6月份未锻造铜的运输量是2022年最高的。鉴于其在建筑业的使用,这似乎与铁矿石的疲软不符,尽管一种解释是交易商“利用了上海和伦敦铜价之间的套利机会。” 

        无论如何,根据高管们最近的评论,在岸市场仍然看跌,进口增加和国内产量增加可能暂时使价格承压。

金循环要闻

今日焦点

环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