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体情况分析
1、行业保持平稳运行
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18年1-8月份,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571.05万吨,同比增长3.82%。实现利润持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7月份,7751家规上企业实现利润910.1亿元,同比下降3.4%。
2、再生金属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产量稳定增长。初步测算,2018年前三季度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约1091万吨,其中再生铜245万吨、再生铝550万吨、再生铅170万吨、再生锌126万吨。预计全年产量约1450万吨,同比增长5%。
原料进口量大幅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2018年前三季度,再生铜原料、再生铝原料进口量(实物量)分别为178万吨、119万吨。再生铜铝原料进口金额总计为91.13亿美元,同比增长6.05%。这说明进口货物数量减少,但品质提升。
国内回收量稳步提高。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再生金属原料回收量同比稳步增长,其中再生铜原料和再生铝原料分别约为165万吨和330万吨(金属量)、废铅蓄电池回收量达到260万吨左右。
企业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例如:德国欧绿保集团加快在中国布局,与广东、四川、香港等地合作推动金属再生利用项目;帅翼驰集团在河南的20万吨再生铝项目、重庆顺博集团在苏州的30万吨再生铝项目均已投产;四川广元、广西百色、江苏连云港、内蒙古通辽等地都在加快规划建设再生金属基地。
3、政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进口政策变化及影响:从《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GB16487-2017)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发布,对产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产业总体政策形势(重点提及):再生金属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以再生铝为例,目前通过行业规范条件的29家企业产能合计达到362.5万吨,占总量的50%以上。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带来机遇和更高要求。
产业绿色化协同化日益加强。再生金属企业已进入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名单,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正在重构产业生态圈。
有色金属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推动再生金属比例不断提高。像豫光金铅、江铜这些企业培育再生业务。一些央企、国企等大型企业也在研究再生金属的产业布局,“原生+再生”的企业越来越多,供应格局正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中。
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推进。京津冀"2+26"城市执行特别排放限值,长江经济带联防联控加强,供暖季限产、环保督查、产业转移等。
贸易摩擦对再生金属产业造成负面影响。分会已多次向有关部门汇报贸易摩擦对产业的影响以及企业的损失。希望有关企业通过沟通和协商的方式解决由此引起的纠纷。
二、对国际再生金属产业格局变化的判断
1、中国企业更深融入国际市场
原料需求未变 但对原料有新要求:根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调整相应的规则和标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从传统的“原料进口+产品输出”转向“投资+贸易”方式。
产业转型升级,先进技术设备需求大: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衍生出对先进技术装备的巨大需求,目前一些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已经搭建起来。
2、国外企业加快进入中国市场
再生金属分会今年接到了大量咨询请求,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再生金属企业和设备企业对中国市场普遍看好,希望通过协会广泛的行业资源优势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政策、潜在合作伙伴以及项目落地方向。
3、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增长迅速
亚洲开发银行相关数据显示,东南亚和南亚是近两年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工业化和环境保护需求与日俱增,但是再生金属产业基础和管理经验都比较薄弱。各国正在制定或修订进口管理政策,使其更加适应本国的发展阶段。预计随着相关经验成果逐步转移转化,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再生金属产业发展水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三、当前再生金属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全球范围内再生金属比例上升是巨大利好;中国市场需求还在持续释放,需要引进更好的企业和技术,再生金属分会受生态环境部委托,正在牵头组织开展铝行业固废和危废管理解决方案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研究工作,也需要各国有经验有技术的企业加入;绿色“一带一路”加速建设。
2、挑战
国际贸易形势负面影响突出。贸易摩擦导致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完整性受到破坏,跨国企业生产布局面临更大不确定性。国际产能合作存在短板。如合作机制、沟通渠道有待加强,东南亚国家在产业环境、劳工、港口验放、装备等方面基础保障不足,合作落地并取得成效需各方助力。
环保压力持续增加。按照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区域2019年底前要完成“散乱污”企业及集群全面整治,预计执行特别排放限值的区域会进一步扩大,对再生金属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四、未来展望
再生金属分会预测,2019年中国再生金属产业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总体保持稳定。随着新建项目产能逐步释放,预计2019年再生金属主要品种产量与2018年相比会有稳定增长。
二是原料进口政策有望明朗。明年开始废五金、废电机、废电线电缆等将禁止进口,可直接利用的再生铜铝及其合金原料能否进口,包括进口标准及海关商检的配套措施有望在明年制定发布。协会牵头推动的原料标准等各项工作也会积极争取达成应有的效果。
三是国内回收局部改善。随着大型企业参与国内废五金、废电线电缆、废电机的回收,同时废铅蓄电池和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提速,预计将对特定区域特定品种的回收格局产生积极影响。
四是科技成为国际合作新亮点。国内外企业依托铝灰渣综合利用项目正在探索科技合作机制和商业模式,预计2019年落地。我国再生金属企业与国外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的对接合作有望成为新的亮点。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