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企业竞争异常激烈,要想立足于社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而循环经济就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是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从总体上看,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多数行业沿用的仍是“高消耗、高产出、高排放”的线型经济模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消耗大量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趋于恶化。在持续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触目惊心的高能耗、高物耗和对环境的高损害。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以牺牲环境和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为代价的。2003年以来,各地相继出现的“电荒”,高耗能的建材行业高速增长就是一个明证。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走的不是节能型发展模式。目前,国内每创造1美元的GDP,消耗掉的能源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6.6倍。
因此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显,我们必须树立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兼顾的循环经济道路。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因
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动力。从发展循环经济比较成功的企业看,基本上都能够通过循环利用本企业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推动力。环境保护政策日益严格,迫使一批企业不得不考虑减少污染排放,以便减少污染排放费用支出,以降低成本压力。资源的短缺和市场相对价格变化,迫使企业为了确保利润,开始寻求从废弃物中提取有用物质和循环利用资源,替代原始资源进行生产,以规避企业的环境风险。
规模经济是实现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实现成本最小化、实现循环利用资源的社会化的前提,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和经济效益好坏,往往取决于技术体系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政府对企业循环利用资源给予一定的财政或税收优惠和直接或间接的补贴,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循环经济是突破高能耗、高污染和企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
循环经济并非简单地强化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它首先强调的是资源的节约利用,然后是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提高重复使用率,使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内在价值,提高水、矿物等各类紧缺资源的利用效率。国内很多消耗资源的大型或特大型联合企业,内部的各厂矿、子公司之间,自然地形成生态工业园,其中一个生产单元产生的废气、废热、废水、废渣等在自身循环利用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另一个生产单元的能源和原料,实现资源再利用。因此,企业在优化配置,节约资源,互通物料、提高效率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可做,通过成员间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共享来实现整体在经济和环境上的良好表现。而企业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强竞争力。
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国际经验表明,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我国也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核心、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产品。在上述方针指引下,今后新材料新能源企业、环境保护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资源再生企业等一系列不同类型的企业,将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循环经济为企业创造聚集效应
实践证明,节能降耗需要一定的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聚集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节能降耗设备需要的大量投入能够产生足够的产出,目前节能降耗做得好的大多数是大中型企业。所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企业聚集度等等,将使节能降耗设备发挥更大的规模效应,推动更多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进而带动整个区域、乃至更大范围的节能减排,最终推动全社会的节能减排。
目前国内外在工业企业较集中的区域,倡导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兼顾资源的循环利用,使上游的废料成为下游的原料和动力,废物通过梯形利用越来越少,最终形成“零排放”。最大限度地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互为利用,共同发展。工业生态园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好方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这个工业系统中驯化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组成一个闭合型的产业链条。各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将污染负效益转化成资源正效益。在这一生态工业园区的所有企业连带成为循环经济的受益者,从而产生最大的聚集效应。循环经济的这种产业集群效应,迅速拉长了产业链,把企业产业做成了优势大产业,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