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搞了一个让大家有机会C位出道的活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这个活动是征选积极践行《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的优秀、典型案例,并择优在中国环境报、中国环境App等多平台宣传报道。 最终将评选出10大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引领性的优秀案例,并于6.5环境日期间对社会正式发布。
《规范》中倡导分类投放垃圾、参与监督举报违反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事件。保护环境,大的事件我们做不了,可我们能从垃圾分类做起啊,垃圾分类在当下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日本的卫生清洁状况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吧,很多地方更是被报道为“无垃圾街道”,“干净的连垃圾桶都不需要”,日本干净的街道其实是垃圾分类做的到位。
垃圾分类成为街头艺术
日本有一个剧团,平时正常演出,周末去街头捡垃圾!更是把这种行为作为一种街头表演,来带动群众参与。 当有路人在他们面前肆意丢下垃圾之时,他们还会集体大喝“台词”,用以威慑这些无素质之人,同时加强大众的环保意识。每次出街表演回来他们都能装满好几袋的垃圾,收集完的垃圾再进行分类打包,然后一块送到最近的垃圾处理点,认真地把“捡垃圾”这件事做到极致。
而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之后,电视节目、广播、报纸等媒体也纷纷对环保小组进行报道。而在他们的感召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因垃圾分类成为“网络红人”
在我国也有这么一位“垃圾分类狂人”沈巍。在他看来,垃圾其实并不是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他因为倡导“垃圾分类”,每天捡收废品而被别人认为脑子有病,还被单位劝退成了一个自由的拾荒者。
他每天会推着三轮车去附近几个固定的点捡垃圾,把报纸、书、塑料、铝罐之类的分拣开。他认为捡垃圾,把垃圾分类是很正常的事,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的垃圾分类行为也刷爆了网络,成了“网络红人”,吸引路人围观拍照,但这些人却没能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这些前来围观、拍照的人走的时候,只挥了挥手机,没带走一点垃圾。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