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7日下午起,第四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将分别对吉林、浙江、山东、海南、四川、西藏、青海、新疆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督察进驻工作,根据安排,8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于8月7日-15日陆续实施督察进驻,进驻时间约1个月。
这意味着原环保部长陈吉宁表示的“实现对全国督察全覆盖”真正落地。中央级别环保督查从2015年12月底在河北试行,2016年进行了两次督查,第一次在7月份,8个督察组分别进驻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西、云南、宁夏,第二次在11月份开始,督察组进驻北京、上海、湖北、广东、重庆、陕西、甘肃等7个省市。2017年4月24日,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分别负责对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7个省(市)开展第三次环境保护督察工作。
随着环保检查的严厉程度逐步提升,再生塑料行业内也发生了不大不小的变化。小编将其总结为“家庭作坊式企业纷纷倒闭、中型企业勉力支撑、大型或规模企业逐步涌现、产业多方向跨界延伸、互联网备受追捧”的趋势。
一、家庭作坊式企业在各种级别的环保检查下被强力淘汰,虽然也有“园区管理”政策的出台,但家庭作坊式企业成功且持续入驻的例子并不多见。
二、中型企业在环保检查下尚能部分开工,但受到这几年市场行情低迷的影响,正常出货反而是奢侈,多是勉力维持,等待市场的复苏或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明朗、确认或扶持。
三、随着再生资源行业被定义为环保产业、循环经济,近年来一批实力雄厚的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已经或者即将强势跨行进入再生塑料行业,例如:葛洲坝环嘉、航天资源、启迪桑德、天奇股份等。这部分企业未来成为行业引领者的概率极大。
四、随着再生资源行业如传统的废塑料、废橡胶、废金属、废钢铁、废纸等商品价格下滑或者疲软温吞的行情延续,一些产业客户比如报废汽车拆解、废旧家电拆解、造纸厂等越来越意识到以往被忽视的废塑料高值化利用的重要性。伴随国家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固废无害化处理等政策的出台,城市垃圾中的大量废塑料如何实现可再生利用也愈发成为焦点。可以预见到未来国内再生塑料行业正在步入产业多方向跨界经营的新局面。
在新形势下,无论是以进口废塑料为主的企业还是以国产毛料做加工的企业都必须正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做到顺势而为,及时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有能力走出去的企业,抓紧时间去探索产业国外转移的道路、方向和模式,勇于开拓另外一条崭新的行业发展道路。
我国目前的现状是需要培养大规模的企业,对于小微型而且产能落后的企业予以淘汰,再生塑料行业目前既有机遇又有困难,大型塑料企业会从中受益,而小型以进口废塑料为原料的企业因为禁费令会受到影响。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