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专家在六价铬污染治理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能够在水体和土壤中实现重金属的磁回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据新华社7月4日消息,该项目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的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完成,相关成果已被美国化学会核心期刊《朗缪尔》(Langmuir)接收发表,该期刊以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欧文·朗缪尔命名,是表面科学界著名刊物。
据了解,六价铬是土壤和水体中最为典型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能够引起一系列疾病。然而由于分离回收困难,土壤中六价铬污染治理仍缺乏有效手段,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可高效去除土壤中六价铬的方法。
吴正岩介绍,课题组利用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等制备出一种磁性复合纳米材料,该材料不仅能够高效吸附六价铬,将其还原成三价铬,而且能够在水体和土壤中实现磁回收。
“此前利用黏土、生物炭等天然材料复配的修复技术虽然能够抓取重金属,但无法移除,而本项研究的磁回收功能是最大亮点。”吴正岩说,该材料环境友好、性能稳定、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