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科普展馆位于如城街道李渔路88号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从政府、企业和公益的视角向大家展现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对人类生活的危害,以及垃圾应当如何处理处置,通过科普与艺术结合的方式,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馆内的展品新奇而震撼,在这里市民不仅可以看到如皋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的点点滴滴,还可以欣赏到众多艺术家的精彩作品。阿拉善公益机构艺术家创作的油画,描绘了城市被垃圾包围的现象;青年艺术家叶其松的绘画作品,表达了鲸鱼江豚渴望与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来自中央美院的青年艺术家胥世龙的摄影作品,通过一些照片体现塑料垃圾降解时间长对环境危害大等。
除了著名的摄影绘画作品,展馆内还布置了很多新奇的艺术装置,展现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过程。展馆内设置了艺术墙志愿互动区、垃圾分类VR虚拟体验区,以及留言区,供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及意义。
据了解,我市作为苏中苏北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同时获评全国人居环境奖。近年来,我市从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绩效的高度,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财政供给机构全覆盖;国有企业、旅游景区(景点)、窗口单位等全面推广;居住小区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定点回收、积分兑换、称重分拣扫码等有序推进。
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我市率全省之先,探索了餐厨废弃物集中收运管理模式,与全市餐饮企业签订收运协议。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食堂实现全覆盖;在凌青、邵庄建设了2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所,每月清运建筑装潢垃圾实现应收尽收。全市实现主干道、商业网点、景区周边24小时内清运,次干道、后街里巷48小时内清运,居住小区、单位定时清运的目标。
拉圾分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将始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投身其中,齐心协力、持之以恒加以推动,真正做到垃圾分类,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