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不断恶化的地球环境
地球正在变暖。过去五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更多意想不到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发生。很多迹象表明,气候变化正在影响我们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以及我们的生活。当人类继续向大气中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时,更多极端现象将会随之发生。
在每天的头条新闻中,我们看到各种关于周边生活环境的统计数据。自19世纪末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约0.9摄氏度(1.62华氏度),大部分的变暖发生在过去35年里。两极的冰川正在融化。从喜马拉雅到阿尔卑斯山脉,世界各地的冰川在萎缩。冰川中储存着全球约四分之三的淡水,全球水安全和农业正面临风险。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以每年3.3毫米的速度在上升。海平面每上升一米,12个国家大约7.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被淹没。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将成为受灾最严重的两个国家,约2300万人中国人或将受此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正以更高的频率袭击我们,未来还将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今年九月初,五级飓风多利安横扫巴哈马时造成43人死亡,约7万居民的房屋被毁。六月,印度北部出现了50.8摄氏度(123.4华氏度)的历史第二高气温。一月,芝加哥零下30摄氏度(华氏零下23度)的低温也创下了该地区有史以来的最冷记录。
从1980年到2005年,全球资源开采量从400亿吨增加到了580亿吨,涨幅达45%。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增长使中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消费国,包括矿石、化石燃料和金属矿石。从1978年至2008年,我国人均材料消耗量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增加到一倍半以上,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国内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过去几十年所取得的成绩是以环境为代价的。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包括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不仅危及人类健康,也危害国家的长期发展。
为工厂发电、为北方家庭供暖而燃烧煤炭的同时,产生了很多高浓度的细颗粒物PM2.5。这种颗粒物小到可以渗入呼吸系统,造成了全国范围内臭名昭著的雾霾现象,对健康造成极大威胁。2016年,国内PM2.5水平平均比世界卫生组织的限值高出4倍。世界卫生组织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库监测了国内300多个城市,其数据显示空气污染每年造成100万人死亡,每年因此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预计达到2670亿人民币(折合380亿美元)。
水污染是中国正面临的另一个环境威胁。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90%的城市地下水不可饮用。全国约一半人口没有清洁水源。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污水处理方案,三分之二的农村人口不得不使用受污染的水源。大部分的湖泊、河流、及海岸线的的水质均低于政府制定的标准。
除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是另一个隐形却非常严重的问题,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国内大约90%的省会城市有大片土地被化学物质污染。省会城市174块污染的土地中,约41%以前是化工厂所在地。已查明的土壤污染一半以上来自重金属污染。
就垃圾而言,中国已于2004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制造国。预计到2030年,每年产生的垃圾将增至5.33亿吨,城市固体废物数量将翻一番。
国内三分之一的城市垃圾来自于包装。随着近年来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网购的便利性,包装垃圾不断累积。2018年的包裹发送量超过500亿件。包括饿了么和美团在内的外卖配送平台去年的订单超过200亿。从更深层次看,以地位为导向的所谓“面子”文化促使很多商家用精致的盒子包装化妆品或者月饼等产品来取悦消费者。消费者需求和企业逐利是造成过度包装的主要原因。大部分的包装垃圾来自于过渡包装,更加剧了国内愈发严重的垃圾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环境问题?
越来越多的城市每年都会因为极端天气事件、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问题而遭遇水灾。国内641个城市正面临洪水的威胁。为应对该问题,政府于2015年推出了“海绵城市”计划。通过重新规划公共区域和居民区,80%的城市土地可吸收(或重复利用)70%左右的降水。上海浦东新区临港的一个海绵城市试点项目用植物和湿地覆盖屋顶,并通过建设可渗水的人行道来贮存多余的水量。这项计划得到了临港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为该项目投资了7.8亿人民币。为确保海绵城市项目(规划658个城市)20%的区域能达到设计标准,预计到2020年还需要4000亿人民币的投入。为此,中央政府已拨出15%到20%的款项用于该项目。然而30个试点城市中的19个城市依然存在内涝问题。如何确保足够的资金到位,以及如何推进实施这些项目是“海绵城市”项目尚待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自2013年起,为应对生态环境恶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政策。2014年3月,政府正式宣布向环境污染宣战,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2016年颁布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可持续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具体目标。2018-2022《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政府的最新举措,旨在通过及时更新具体的目标和覆盖更多城市来解决空气污染问题。
政策如何落地?
自2016年以来,中央政府已向31个省份派出检查组,以督查各省对火力发电厂和重度污染工厂的治理工作。2018年1月至11月,全国共报告环境违法案件约36302件,采取的相应措施涉及罚款、没收财产、停产或限制生产、行政拘留、刑事调查等。总计已收缴罚款约136亿元人民币。数千名此前对环境违法行为视而不见的地方官员受到处罚。
在切断污染源的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可再生能源的领先大国。中国计划到2020年在可再生能源上投入3600多亿美元,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20%的能源为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我们可以从一项青海的试点项目一窥国内在清洁能源方面所作的努力。在青海,约600万人依靠由风能、太阳能和水力提供的电力生活了9天;山西建立了一座占地约250亩外形酷似熊猫的太阳能发电厂,预计可在25年内生产最多32亿千瓦时的电力,能减少约274万吨的碳排放。
尽管这些努力有助于推动中国迈向低碳未来,但能源浪费削弱了国内在环保方面的决心。2018年,超过1020亿千瓦时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电力未被有效使用,相当于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量。造成这些损失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能将电力从人口密度较低的西北部地区向人口密度更高的中东部及南部地区传输的能力。
由于担心本地电力企业受到外来竞争的压力及地方财政收入的减少,一些省份对于从其他渠道购买清洁能源向来不是很积极。从全国范围来看,政府计划在2020年将可再生和非化石燃料产生的电力消耗比重提高到能源总消耗的15%,到2030年提高到20%。同时,中国将继续在海外投资燃煤电厂,特别是“一带一路”计划沿线的经济体。国内煤炭消耗量在2013年达到峰值4.24亿吨,此后由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自2014以来国内煤炭消耗量就一直处于波动状态。
在垃圾处理方面,中国政府计划于2017年至2020年在全国范围推广垃圾分类,目标将46个主要城市的垃圾回收提高至35%,另外40%的垃圾经由焚烧处理。2019年7月起上海已开始强制执行垃圾分类处理,要求所有上海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否则将面临相应的罚款;同时,上海市内的酒店不允许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餐厅也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
政府对污染的打击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随着政府加强环保执法,企业及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受到了强烈影响。
自中央政府从2016年开始向各地派出环保督查组对违规企业进行排查以来,除了关闭工厂外,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减产或停产的情况。排放许可、排放水平、及垃圾处理都是稽查人员关注的要点。地方政府可能会在督查组到来前关停工厂以规避因容忍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处罚。很多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及时关注并根据相关政策调整生产,或是被破关停等待后续通知,或是永久关停。
被认为“对环境有影响”的行业包括纺织、金属、橡胶、皮革、塑料、化工、碳、金属镀膜、煤炭、水泥、造纸和印刷业,其中许多行业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中心。以浙江省为例:在2018年的一次环境检查中,印染纺织行业约377家工厂被暂时关停,140家工厂被迫搬离,1631家工厂被断电,2577家无经营、无生产、无排放许可证的企业被永久关闭。
原材料和产品价格已见上涨,并开始给地方经济及国有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环保督查使工业产出增长率减少了半个百分点,约合60亿人民币。而另一份研究则预估国内经济的增速导致工业产出增长率在2017年第四季度和2018年第一季度下降了0.25%。尽管需要面对环保政策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企业同时也意识到环保产品及服务带来的的新市场。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已位于世界前列。2015年以来,电动汽车销量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25万辆;截至2019年6月,已注册的电动汽车达到344万辆,占全国汽车总销量的1%。该数字印证了政府补贴、较低的生产成本、以及有竞争力的价格等措施的有效性。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主要城市提供了另一个激励措施:免费提供新能源汽车牌照。通常车主需先进入一个摇号系统,在摇到号后支付一定的费用(约合1.5万美元)才可获得车牌。为了满足国内市场对电动汽车的需求,美国电动汽车厂商特斯拉与上海市政府签订了投资建厂的协议:从长远来看,未来特斯拉中国工厂每周将能生产5000辆Model 3型电动车。
与此一致,政府将发展智能汽车作为重点之一。“中国制造2025”计划和政府对自动驾驶产业的持续扶持,为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汽车市场铺平了道路。其中一个明显的鼓励信号是:国内约15个地区已经颁布了自动驾驶测试管理标准,11个城市给27家企业发放了95张测试牌照。一家名为小马智行(Pony.ai)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获得了2.14亿美元的融资用于技术商业化。很多汽车厂商也宣布了发展自动驾驶的计划。宝马于2019年5月获得了自动驾驶许可证,并与腾讯合作建立了一个计算中心来支持自动驾驶项目的发展。
针对国内的垃圾问题,京东在2017年承诺到2020年减少100亿个快递包装箱,并改用100%可重复使用或可回收的包装材料。该公司还减少了包装材料的重量,缩小了包装胶带的宽度。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后,京东于2019年7月推出了一个垃圾分类应用程序。
企业的新机遇
随着中国环保措施的不断完善与加强,企业将会有什么样的机遇?
中国计划到2020年电动汽车将占汽车总销量的12%。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计划在同一期限内建设12万座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这意味着,尽管政府开始削减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直至2020年完全取消,汽车厂商仍有很多机会。政府将继续从其他方面对该产业提供支持:2019年9月初,政府宣布对34家电动汽车厂商10%的税收优惠。特斯拉是获准减税的汽车厂商之一,并将这些优惠转移给消费者:国内消费者可以用相较于以往更优惠的价格购买特斯拉旗下的Model 3、Model S、Model X车型。
随着中国有望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佼佼者之一,自动驾驶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行业。包括诸如初速度(Momenta)、小马智行(Pony.ai)、图森未来(TuSimple)在内的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正通过大量的融资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走向市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也已加紧布局该领域。从2017年起百度已与130多个企业合作以获取更多数据打造自动驾驶系统—阿波罗(Apollo) 。阿里巴巴也已经开始路测,开发可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自动驾驶的汽车。腾讯与宝马的合作将通过云计算来支持这家德国汽车厂商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预计到2030年国内自动驾驶汽车市场将达到5000亿美元。
另外,国内约500个城市将通过物联网建设成为智慧城市的计划也将创造很多机会。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面部识别、以及机器人在内的先进技术将会助力城市的交通管理、医疗健康、零售、和城市管理。2023年国内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99亿美元。
展望:一个“绿色”的未来
2019年1月1日,政府展开了第二轮全国环保督查行动,预计将持续超过三年。10个省份15289家企业被勒令在2019年5月中旬前完成整改,4016家企业受到处罚。
除了国内的举措,政府也正积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其作用:例如,中国在2015年与其他国家一起签署了《巴黎气候协议》。不管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标志着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努力。尽管政府在尽力避免环保执法方面的“一刀切”,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违法行为会有更多的容忍。监督检查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那些顶风作案的重污染企业将被强制关停、减少产能、或被强制搬迁。
不论有多困难,企业都需要遵守法规。及时跟踪了解最新的环保法规并不容易,尤其是某些法规可能含糊不清或者难以理解,但企业依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缓解潜在的威胁。随着政策的调整,企业可主动与相关的地方政府部门保持沟通以获取最新的政策解读。
很多企业发现要准确理解国内的法规体系往往是一件很头疼的事,但政府以创新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确实在驱动经济增长。随着研发投资的持续增加(2018年达到了1.9万亿元人民币),大量资本流入了机器人、电动汽车、人工智能、核能及可再生能源领域。去年,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平均将10%的收入用于研发。这与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行业17.9%的(同比)增长有关。
眼下最热门的投资领域反映了企业如何将环保方面的举措变现。总部位于上海的在线电子产品回收平台“爱回收”在2017年回收转卖了1100万台电子设备。该公司在其E轮融资中获得了1.5亿美元的投资,成为全球电子设备回收领域最大的融资,也使“爱回收”在2018年跻身独角兽行列。一旦京东的5亿美元融资到位,“爱回收”的估值将达到25亿美元。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循环经济已经开始植入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中。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生效),促进提高资源效率和新兴消费方式的平台应运而生。在阿里巴巴的线上跳蚤市场“闲鱼”平台上,用户大多来自90后,他们交易二手商品,包括闲置的衣服、玩具、书籍、甚至汽车等高价商品。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平台交易量超过11亿笔,平台成交总额达到900亿人民币。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一份来自中国电商巨头京东的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消费者在其平台上购买的“绿色”产品增加了86%,购买“绿色”产品的消费者比例增长了62.2%,销售“绿色”产品的品牌增长了16.1%。这些交易给环保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消费力”赋予了新的含义。2017年上半年消费者在京东购买的节能空调可降低每年约16万吨的碳排放量。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心健康和安全,企业也开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空气净化器经常出现在很多滴滴司机的车里,现在也出现在了健身房里;推出有机食材的火锅和素食的餐厅也在不断增长。
地球不断变化的环境正在影响个人的选择、商业决策过程和政府政策的方向。在政府对环境问题作出敏锐判断及对经济增长放缓作出调整的背景下,高科技、清洁能源、以及环保产业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