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下陆长乐山脚下,黄石长乐山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内,机器轰鸣,热闹非凡。“光大环保、楚鑫、荆冶湘等一大批项目扎堆入园,总投资超50亿元,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势头更猛。”下陆区工业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增旺高兴地告诉记者。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名单,黄石市是全省唯一入选城市。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下陆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争当黄石争创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的排头兵。“下陆区有基础,有优势,是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下陆区发改局局长李智娟介绍。
按照我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发展“一核多点”的思路,下陆区长乐山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为核心区。下陆区将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交通区位、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抓好配套服务,积极搭建黄石地区企业固体废弃物信息平台,服务与管理固废产生、运输、利用处置,实现信息共享。开展技术创新与服务,积极引导企业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争取在处理技术、范围上有新突破,在循环利用产成品上有新创新,力争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龙头企业领跑,变废为宝的一幕幕在此精彩上演。冶炼企业原来弃之不用的炉渣,成了大江环科公司手里的“香饽饽”。该公司的炉渣选矿水平国内领先,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年处理固废300万吨以上。“循环经济产业是绿色产业,以技术为引领,有效解决了环保问题,同时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废物利用、资源再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闭环。”大江环科董事长谌宏海对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黄石加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成为环境污染的“清洁工”,更从中获得真金白银。该公司专攻废液、废气处理及硫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产出无水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等无机盐产品,成为下游企业的抢手货,去年产值达1.4亿元。
除了“领头羊”,还有“新伙伴”,下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显现。下陆区立足产业优势,实行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不断延长产业链。4月18日,总投资20亿元的光大(黄石)静脉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下陆。项目建成后,综合利用约20万吨/年,成为国内集规模、技术、效益等综合实力一流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已经进入设备安装,力争年底建成投产,直接服务于我市PCB电子信息企业。”楚鑫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负责人陈锦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主要建设三级铜屑回收生产线,废铜进去,新产品出来。”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置6万吨废线路板、覆铜边角料,回收利用后出产氢氧化铜、氧化铜等铜产品,年产值可达3.8亿元。
下陆区依托长乐山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大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力争成为湖北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园。近年来,下陆区先后吸引了光大、楚鑫、荆冶湘、鑫隆科技、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等4个环保项目落户。涵盖尾矿综合利用、冶金渣资源利用、工业废弃料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利用等,种类齐全,覆盖范围广。
“立足湖北、放眼全国,在绿色发展上展现下陆作为。”下陆区提出,力争到2020年,循环经济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产业集聚、效益提高、环境改善,努力把下陆打造成为湖北循环经济样板区。积极申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绿色引擎”助推下陆高质量发展,形成在全国可复制推广的“下陆经验”。
Copyright © 2013 金循环 (jinxunhuan.com)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上海瑛明律师事务所 马律师 陈律师 北京市大理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网站不支持IE11以下浏览器, 为了您的最佳体验, 建议升级到IE 11.0以上的浏览器版本或使用其它更好的网页浏览器。